当前位置: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是1977年由全国名老中医陆永昌教授及王陪生、高云、朱振铎等教授创建的保健科发展而来。现有医护人员78名,其中医生28人,95%获得硕、博士学位,有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建筑面积8800㎡的综合保健大楼,设有老年病门诊、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体疗室及特殊检查室等;共有四个病区,编制床位112张。配有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脑功能检查仪、骨密度检查仪、血流动力学检测仪、下肢神经传导检测仪等以及全自动牵引床、子午流注治疗仪、药物离子透入治疗仪、多功能组合理疗机等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可进行脑缺血风险筛查、糖尿病足筛查、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筛查,血流动力学检查等,已发展为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科室现有全国、山东省名老中医1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山东省中医药传承教育指导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科室重视人才培养及学术梯队建设,先后派人到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朝阳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著名单位进修。科室是我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科的主要依托科室,还承担着山东省"老年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具有全国名老中医邵念方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科室是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挂靠单位,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临床专业博士、硕士点,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绩,其中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现在承担省、部、厅级老年病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副主编老年病著作60余部,发表老年病医学论文260余篇。科室还承担着大学的临床教学工作,接收、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的临床实习,已成为我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医教研的龙头单位。科室在防治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如老年痴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慢阻肺、胆石症等,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从整体调节入手,采用中西医结的综合疗法,辨证与辩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取得了较高的疗效。科室开展了营养状况、骨质疏松、痴呆及认知功能等风险评估,并研制出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骨宝胶囊、银柴颗粒、脑通合剂、益智合剂、复脉灵颗粒、胃舒颗粒等自制剂。长期以来,老年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视患者为亲人,努力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以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近20次被评为医院工作先进单位。优势病种科室具有中医特色治疗病种主要为:中风病(脑梗死)、消渴病(糖尿病)、癌病(老年肺癌、胃癌等),经多年临床验证,形成了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系统诊疗方案,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全国多省市得到推广应用。中风病针对老年中风病缺血性卒中为主的特点,提出分期分证、综合治疗、各有侧重的临床治疗思路。分期分证,治疗上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综合治疗,根据老年中风病多病共存、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临床特点,注重中药、针灸、康复、理疗等中医特色疗法的应用,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积极预防复发。消渴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视并开展了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认为其早期的主要病机为脾气虚弱、健运失职、痰浊内蕴,注重健脾化湿泄浊法的应用;病程日久痰瘀阻络、阴阳失调,治宜化痰通络、调整阴阳;开展了糖尿病足的筛查并积极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癌病老年人素体虚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受邪毒侵袭,且晚期癌病多见,多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又难以承受,其治疗更注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根据本病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特点,采用健脾益气、解毒消瘤、化瘀散结的治法,"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着力提高老年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医生

(9名医生)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