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普通外科

全国医院专科排行榜第8名
华南区域专科排行榜第1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科室基本情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64年普通外科率先分设胃肠、肝胆和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是国内普外科最早分设专业的单位之一。1978年成为首批硕士点单位,1986年成为博士点单位,1995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行列,1999年成为广东省“十一五”医学重点专科,2001年加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2007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复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为国家级先进教学团队。2006年成为卫生部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普通外科医师培养基地(国内三个培训基地之一)。2011年成为广东省普通外科质量控制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在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梁力建教授、何晓顺教授、何裕隆教授和普通外科主任汪谦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快地发展,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型的普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培训的重要基地,有多个临床或科研项目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在国内外尤其是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普通外科共有369张病床,设有胃肠胰外科(含微创外科)、血管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肝移植科、外科重症监护等6个专科和普通外科实验室。拥有广东省器官移植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等实验基地。近年来相继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肝癌研究中心、胃癌诊治研究中心、胃肠间质瘤诊治中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和疝诊治中心,并已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消化系肿瘤组织库。普通外科医师共109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主治医师、讲师30人,医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88人(80.7%)。共有22人次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及其各学组任职。综合医教研总体实力位于国内前列,已成为国内先进、华南领先的普外科疑难重症疾病诊治中心。临床工作:普通外科以常见肿瘤(包括胃肠胰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肝胆肿瘤)诊治为重点方向;继续开展腹部器官移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重点加强血管外科疾病诊治,积极开展血管腔内治疗,建立华南地区血管外科中心;建立以普通外科疾病为中心的学科联合体,规范诊疗常规;深入开展各种新技术进行普外科疾病诊治。近3年,普外各亚专科临床技术创新共计90多项。普通外科年均门诊人次113090人,年均出院人数8800人,年均手术量6750例,平均住院日12.3天。肝脏外科在肝癌综合治疗、肝移植等数量和疗效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胆胰外科在胰腺癌、胰腺炎、胆管结石、肿瘤等病例数、治疗效果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胃肠外科在胃肠恶性肿瘤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血管外科在大血管腔内治疗例数、效果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甲状旁腺移植、乳腺恶性肿瘤保乳等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奖。科学研究:普通外科以临床研究为重点,确立了普通外科肿瘤诊治为龙头,血管外科疾病及器官移植的诊治为重点的三个研究方向,在多种临床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普通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普通外科器官移植的种类、肝脏移植的例数和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居于国内先进行列;胃肠肿瘤的综合治疗措施和完善的术后随访制度显著提高了病人的5年生存时间,成为全国胃肠外科的示范,在国内胃肠外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肝癌研究中心形成了从基础到临床的多学科科研和诊治实体,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肝癌诊治中心;血管外科研究在国内或华南地区首次开展多项高难度新型手术,成为华南地区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心,临床和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乳腺诊治中心是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在广东省的定点单位。近3年获得科研基金103项,共1845.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发表论文61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0篇;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专利2项;主编出版专著19部,还创办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消化道肿瘤(电子版)》等专业学术期刊。人才培养:普通外科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人,我科高度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已发展成为培养博士生及硕博联读为主的培养基地。从以下几方面落实研究生培养措施:(1)重视政治思想及学术道德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医院组织的政治学习,通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名医名家的成长经历等主题的讲座活动,激励研究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刻苦、求实、严谨、客观的工作和科研作风。(2)制定整套培养计划,狠抓培养质量,抓好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环节计划。(3)注重博士生在能力训练和创新,鼓励和规定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在本学科的业务学习周作学术报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安排参加高水平的科研活动,使研究生真正深入到学科前沿,培养创新能力。(4)与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博士生到国外培养,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水平。(5)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研究生的临床工作时间安排临床一线、二线值班工作,并抓好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近三年共培养了103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3人;硕士生50人。与此同时,我科一如既往地重视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住院医师和进修生培养),近三年共培养了36名住院医师和120名进修生。对本科生教育,将发挥我科人才优势,安排高年资主治/讲师以上进行大课授课,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授课人员比例不小于70%;对进修生培养,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由副教授以上人员带教,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多于1:3;在结束时由科室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评价,确保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大力推动国际合作。近三年举办各类学术会议35场次、继续教育项目38项。定期举办普外学术沙龙;共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华讲课8人次,共派出160人次参加国际会议。作为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住院医师、进修医生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所培养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数量众多,遍布于华南地区各大医学院校、大型医院和科研机构,目前大部分已成为相应单位和专业的学术或技术骨干。在青年医生培养方面,在基本完成全科人员学历教育(青年医生全部获博士学位)基础上,争取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细分。在专科统筹安排下,结合专科的学科发展方向,在胃肠胰外科(含微创外科)、血管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肝移植科、外科重症监护等方面各有所长。具体措施如下:1.学历及学位培养:专科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在职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我科是中山大学普通外科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单位。2.各个亚专科的整体培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培养:熟练普通外科各种急重症的正确处理原则,熟练掌握各亚专科的基本医疗技术,着重培养专业方向的高端技术人才。3.实验室检测技术:专科医师在职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期间到实验室学习或从事科学实验工作,掌握相关实验技术。4.在专科的统筹安排下,选派年青医师到国外和国内参加普通外科年会,肿瘤年会和新进展学习班。5.有计划派出年青医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工作,进行普通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并学习语言能力,提高外语交流水平。近年来出国留学,学有所成的留学回国人员24人。6.消化内镜技术:专科医生定期到内镜中心轮转,掌握并熟悉胃肠镜、胆道镜、ERCP等内镜技术。7.腹腔镜技术:专科医生接受培训并掌握腹腔镜技术。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梁力建教授、何晓顺教授、何裕隆教授科主任:汪谦教授科副主任:李松奇教授、王东平教授、陈创奇教授

普通外科医生

(0名医生)
普通外科暂无出诊医生

普通外科锦旗墙

锦旗普通外科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