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病科

省重点专科
国家重点专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自我院前身--天津市立中医院创办以来,以津门名医柴彭年为创始人的肾脏病研究拉开了帷幕。此后,以黄文政、曹式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总结、整理,创立了“疏利少阳、标本兼治”的治疗大法,对肾脏病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充实与发展,带动了一批学有所成的学术继承人,建立了中医肾病科学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杨洪涛教授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合理的研究梯队,历经“奠基—夯实—发展—壮大”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肾脏病研究中心之一。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肾病重点专科,设有: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三个重点研究病种。由于专科建设成绩突出,人才辈出,2010年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学科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本着继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突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中医肾病学已经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主要研究的方向有:(1)疏利少阳法、辛通畅络法防治慢性肾小球疾病研究;(2)中医药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疗效研究;(3)中医肾病特色外治体系优化与安全性评价研究;(4)肾病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5)慢性肾脏病管理及中药单元疗法的建立。在本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中医“少阳主枢”治疗慢性肾病的诊疗特色。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中药结肠透析”协作组组长单位,主要负责华北地区联络工作,并成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病综合征协作分组副组长单位。近5年来,学科着重开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学科骨干承担国家级自然基金、中医药行业专项等高级别课题20余项、天津市科委自然基金、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卫生局等省部级课题7项、局级及其他课题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学奖励近10项。近5年,中医肾病学学科培养了医学博士25名;医学硕士107名;全国中医优秀人才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4人,名中医学术继承人10名;全国名中医1名,天津市名中医3名;天津市青年名中医2名。学科地位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肾脏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脏组织生物学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基地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重点病种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重点病种天津市卫生局【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肾病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