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北京神州海德心脏中心CardiovascularCenter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中二附院)"北京神州海德心脏中心"、"北京大学心外科学系(西北)临床基地"是由北京神州海德医疗集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原陕中二附院心胸外科基础上共同创办的,以心胸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为主,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心胸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该中心设备先进,拥有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术后重症监护室,美国进口人工心肺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人工呼吸机,德国进口麻醉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能满足开展各种心胸血管外科手术的需要。该中心拥有一支由万峰教授、柏本健教授领衔的专业技术团队,大部分专家都先后在欧美等国学习深造,掌握了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技术。特别是该团队的专家组成员的足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冠状动脉搭桥技术——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国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为许多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该中心同时也是咸阳市红十字"扶贫救心"唯一定点单位,已为200多例由咸阳市红十字会选送的家庭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做了根治手术,赢得了家属的赞誉和好评,该活动也得到了陕西省红十字会的认可和肯定。我们承诺:该中心将以个性化的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制定最佳治疗方法,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将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医疗技术,为陕西省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科室电话:029-33572660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担心年龄大了做心脏搭桥手术是不是不安全?随着年龄的增大,各器官功能都有可能在衰退,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但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医师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术前评估其能否耐受手术。比如如果病人一般条件可以,各重要器官功能都正常,接受手术治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因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手术安全性更高,我们"心脏中心"已为5位80岁以上高龄患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都顺利康复出院,可见高龄不是决定能否手术的主要因素。对于一些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病人,手术带来的益处肯定比保守治疗好得多。张女士,68岁,她患风湿性心脏病已30多年。在她50岁时因二尖瓣膜狭窄,在西京医院做了"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大概10年后病情又复发了,二尖瓣又出现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经常出现胸闷气短,日常家务也做不了,有时夜间还不能平卧。她也下了决心要做手术,在西安某大医院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医师说她的心脏、肾脏功能都不全,无法做手术了,开了一些药就会家了。回家后不到2个月,旧病又复发,住进了二纺医院心脏内科,医师给她调整心脏功能等治疗,并告诉她我院也可以做心脏手术,家属半信半疑,同意先找心胸外科柏主任看看,柏主任仔细查看病情后,告诉病人及家属,她的心脏和肾脏功能比正常是差一些,但还没有达到不能做手术的指针,再调整治疗一段时间可以做手术。病人和家属听说后都很高兴,觉得在无望之际还能找到救星!当即表示只要柏主任敢收,她就一定要做手术,因为去了几家医院都觉得手术不好做了,都委婉的拒绝了她。在内科住院调整了一个多月后,转到了心胸外科准备进一步手术治疗。因为她这次是第二次做心脏手术,比第一次做手术难度和困难都大得多,柏主任及其团队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手术前用幻灯的形式跟家属详细讲解了可能的并发症及发生后的处理方案,家属非常理解和支持,觉得医师们想得很周到,将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的办法的说得很清楚,家属心里也有底了,更加坚定了做手术的信心。手术按预定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置换了人工心脏瓣膜,手术后当晚麻醉就苏醒,第二天顺利拔出气管插管,能正常饮食和交流了。出院后逢人就说,咸阳的医院同样能治疗大病。李姥姥,80岁,北京人,在北京退休后随儿子定居在咸阳。李姥姥有晨练的习惯,有一次晨练时突然觉得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因为她既往就有高血压、冠心病史,随身总携带着"速效救心丸",在其他老人的帮助下,她一次服了10粒药丸,不见好转,并逐步出现头晕、大汗,在场的人觉得情况不妙,立即打120电话,并通知其家属,很快120急救车赶到后把她送到了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是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很快就送进了导管室准备做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支架植入术。造影发现其冠状动脉病变相当严重,三支主要血管分别达到了80%---95%的狭窄,都在分叉部位,还伴冠状动脉瘤形成,无法做冠脉支架植入,只能做冠脉搭桥术。但她的医保报销又只能在北京,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回北京,家属也很当心,柏本健主任仔细耐心的解释该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心梗急性期既不能搬动,也不利于手术,为安全起见,必须等到心梗急性期度过,进入恢复期后才能做手术,这个过程一般要2---3周。经过3周的调整和治疗,病人已经能正常下床活动了,虽然此时可以回北京去做搭桥手术,但病人和家属觉得这里的医师和护士工作有条不紊、认真负责,服务也很周到,还是决定留下来就在咸阳做手术。柏主任也接受了他们的要求,考虑到年龄已到了80高龄,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为了尽量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影响,柏主任决定采用心脏不停跳技术为其做冠脉搭桥手术。但因其长期患有高血压,心脏也扩大了,这对实施不停跳技术有一定难度。柏主任也同时做了体外循环的准备工作,以防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经充分术前准备后,顺利度过了麻醉、获取搭桥血管这两关,先将狭窄最严重的前降支血管桥搭上,血管桥架通后,心脏收缩有力了,然后再将其它两根桥搭上,手术顺利成功了!回到重症监护室后,各项生命体征都很正常,当天晚上就脱离呼吸机、拔出了气管插管。当第二天早晨柏主任去查房时,她还询问柏主任准备何时跟她做手术?柏主任微笑着告诉她,手术已经做好了,并且很成功,可以正常进食了。她说她一点感觉都没有,是不是病情太重了,不能做手术了,医师是不是在安慰她?柏主任让她看看她身上的管道,她才相信手术确实已经做完了。然后双手合十,千恩万谢柏主任救了她一命。安女士6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近20年,多年来一直靠药物维持,但病情时好时坏,特别是每到冬季发作频繁。医师都建议她早点手术,尽早解除痛苦。其实她也想做手术,就是拿不定主意在哪里做?因为孩子在北京工作,希望她能去北京做手术,但她怕花钱太多及以后复查不方便,去西安做照顾又不方便,后来多方打听到二纺医院能做心脏手术,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医院找到了心胸外科的柏本健主任,柏主任根据她的检查结果详细跟她们讲解了该病发生的原因、发展的经过、以后的转归及治疗的方法和手术后的效果等,几年来她们走了不少医院,没有一位医师能这么详细的给她们讲解病情,她们相信柏主任的技术水平,也打听到柏主任做过许多类此的手术,所以她们决定还是在咸阳做手术,孩子们也在网上查了柏主任的信息,也相信柏主任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就在本地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术。这次手术不但花钱少,关键是术后每次复查还很方便,不用跑大医院去排队挂号、抽血、交钱、拿药等繁琐的手续,为以后的随诊提供了很多方便之处。所以她们都感叹到,本地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必舍近求远外出求医了,减少了许多麻烦和不便。蔡萍,女,37岁,虽然年龄不大,但她的心脏病已折磨了她十几年了。她小时候容易感冒,经常扁桃腺发炎,上高中时因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缀学在家,所以高中还没有读完就回家务农了。因体质不太好,只能做一些轻巧的活,后来发现洗衣、做饭也觉得吃力,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四个瓣膜有两个出现了问题。早期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逐步出现胸闷、气短,有时晚上睡觉也会憋醒,间断出现双下肢肿,医师告知是慢性心功能衰竭的表现,需要做心脏手术,把已经损坏的心脏瓣膜换掉,才能控制病情不再发展。但其本人害怕手术,每次心衰发作就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症状缓解后就回家了。但后来发作越来越频繁了,每隔1---2个月就要去医院一次,其本人也难受,家庭经济也是个很大的负担。此时才下决心想做手术了,但去了几家医院,都说病情太重心脏扩大到胸壁边缘了,体质也差,体重只有35公斤,医师都劝她别做手术了,风险太大,手术后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后来打听到省二纺医院能做心脏手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医院找到了心胸外科柏本健主任,柏主任详细了解了她的病史和检查的资料,告诉她做手术还是有一些希望,并把过去他做过的类次巨大心脏手术的例子告知她们,让她树立信心,最后她们都决定要柏主任亲自主刀为她做手术,柏主任也答应了她们的要求。安排好住院以后,为她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用药物将其心脏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为她做了心脏多个瓣膜置换手术。术后虽然也出现了一过性心脏功能不全,但因心脏瓣膜的病理状态已经解除,在药物的辅助下,心脏功能很快得到了恢复。两年后复查,体重已增至56公斤,过去胸闷、气短的症状再也没有发生了。还能在其丈夫开的店内帮忙。她自己感叹地说,做完换瓣手术后,再也不用经常往医院跑,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从甘肃张掖想去西安治病的12岁患儿魏某某,清晨6点在咸阳火车站下车后,想先到其亲戚家,然后再一起去西安看病。但到达咸阳后,患儿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能,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了省二纺医院(现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柏本健主任接待了他们。患儿到了病房后,呼吸十分困难,嘴唇发紫,不能平躺。柏主任见状,在家属还没有来得及办住院手术的情况下,马上嘱其先安排到重症监护病房,立即给予吸氧、输液、生命体征监测等抢救措施,2个小时后病情稍微平稳,柏主任又亲自护送患者去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大家的神经都绷紧了,因为心脏彩超发现大量心包积液,已导致心脏压塞,胸部CT又提示前纵隔巨大实性包块压迫心脏、大血管和气管,这两种致命性的疾病合在一起,随时都会导致猝死。柏主任从医20几年,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危重的病人,建议家属如果坚持要去西安治疗,应尽早转院,家属也同意柏主任的意见,但就在联系转院的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情况非常危急。怎么办?柏主任告诉家属现在无法转院,只能就地抢救。他立即通知医务科和麻醉科组织人员投入抢救的工作,麻醉科郑主任到场后,很顺利的给孩子插上了气管插管,通过呼吸机为患儿给氧气,但因为肿块的压迫没有解除,呼吸机输送氧气都很困难,反复出现气道高压报警。唯一的办法只能紧急开胸,切除肿瘤、清除心包内的液体,才有可能获救。柏主任临危不惧,组织最精干的队伍投入了抢救的工作。就在为患儿消毒铺巾的过程中,突然心跳骤停,医师们紧密配合,一人做胸外按压,一人快速开胸,在清除心包内液体后,心内除颤使心脏复苏。然后再依次切除前纵隔内的巨大包块,手术成功了!术后经过三周的调理,患儿高兴地回家了。后来家属兴奋的说,这次幸好是在咸阳提早下了车,并遇上了柏主任,否则如果直接去西安的话,可能还没有住上院就没命了。困扰我多年的房颤终于消除了张霞霞虽然年龄不大,今年56岁,但房颤已困扰她6年了,每次房颤发作,心率最快时每分钟可达160次,此时会明显感觉到胸闷气短,不能活动,要是夜间发作,又是一整夜都不能睡觉。去了不少医院看病,口服了一些药物,又导致了甲状腺的副作用,使平常的心率更快了。后来检查发现心脏瓣膜也有问题,医师说房颤的发生可能跟心脏瓣膜病有关,而其心脏瓣膜病需要做手术,但因房颤时间长了,术后房颤可能还会持续存在。但最困扰她的就是房颤,如果只把心脏瓣膜换了,房颤还存在,还是没有解决她的问题。她也去了西安多家医院咨询打听,结果都是一致的,所以她对手术也失去了信心。有一次孩子们在网上查询得知,陕中二附院心胸外科的柏本健主任在行心脏瓣膜置换的同时,还能做射频消融根治房颤术。一次手术可解决两个问题,并且术后还不必长期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了,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在老伴的陪同下,她们来到了医院找到了柏主任,柏主任看完了她的病历资料,很有信心地告诉她,这两个手术可以同时一起做,目前同时能做心脏瓣膜置换和房颤射频消融的医院不多,包括西安一些大医院也还没有开展,我院较早地引进了相关设备和技术,近一年来做的20例都是成功的,她们怎么也想不到在咸阳也能做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入院后为她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手术按预期顺利进行,柏主任首先熟练地在左心房内沿着肺静脉口做射频消融术,半小时射频消融就成功了,然后切除其损坏的二尖瓣膜,置换了一枚人工瓣膜。手术很快就结束了,术后恢复平稳,手术后没有用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心律一直保持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房颤再也没有发作了。薛某,62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已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上二楼都比较困难。但皮肤粘膜还不发绀,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血流方向还是左向右分流,说明还有手术指征。其本人在家属陪同下,去了多家医院咨询打听,众说不一,有些人说年龄大了不能手术,有些人建议必须尽快手术,否则以后没有任何办法治疗了。找到我院"心脏中心"柏本健主任以后,柏主任耐心细致地把他的病情向他本人和家属做了解释,告诉他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在没有明显出现"右向左分流"之前都可以做手术,否则如果再往后拖延,就会出现血液倒流的情况(即右向左分流),此时就没有任何办法治疗了。病人和家属都接受了柏主任的意见,在全身麻醉下做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恢复顺利,不到半个月就出院回家了。柏本健主任说,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和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在没有出现右向左分流之前,不管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也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否则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者马先生,男,70岁,因胸闷、气短一月就诊,入院时不能平卧,活动受限,既往有冠心病史,心电图提示明显心肌缺血,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发现,其冠状动脉的左主干99%狭窄,右侧冠状动脉在分出第一锐缘支后100%堵塞,仅靠侧枝循环供血维持生命,且左心室射血功能只有30%(正常≥50%),随时都可能发生猝死。家属得知情况后也手足无措,反复咨询打听,结论都是一致的,治疗的唯一希望就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但搭桥的风险也非常大,家属也打算放弃治疗。但患者本人求愈心切,迫切要求手术,柏本健主任仔细跟家属解释该病潜在的危险和手术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应对措施,家属最终接受了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当天,在做好各种抢救措施后开始麻醉,消毒,获取搭桥血管,此期一直用升压药物才能维持血压,当第一根血管桥接通后,血压马上回升,不再依赖升压药维持血压了,然后再依次接通其他三根血管桥。手术获得了成功!第二天患者就能正常进食了,连家属都不敢相信如此危重的病人,术后恢复如此之快,这完全得益于"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一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在我院的临床应用。张老先生62岁,家里装修新房时想去帮帮忙,干活过程中突然觉得胸痛、喘气困难,休息了一刻钟左右不见好转,家人把他送到了我院,拍胸部平片提示右侧气胸、右肺被压缩90%,急诊科以右侧气胸收住心胸外科。收住院以后,医师立即给他做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大量气体,此时呼吸困难稍微有些缓解。但半小时后又逐步出现胸部、颈部皮下气肿,医师们考虑不排除可能是引流管太浅导致其侧孔漏气,再次调整引流管深度,确认跟引流管侧孔无关,每次咳嗽还是有大量气体冒出,同时每次咳嗽其皮下气肿也会扩大,然后又在皮下气肿最明显的部位扎针排气,但仍然赶不上皮下气肿扩散的程度,最后至胸部、腹部、阴囊、颈部、头面部都是气肿,甚至两个眼睛都睁不开,完全成了一个气球人。家属着急,病人难受,医师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严重的气胸。柏主任当机立断,通知相关人员暂停其他工作,马上急诊手术!军令如山倒,大家各负其责做好准备工作,几分钟后就送进了手术室。麻醉师在做好各种监护工作后开始麻醉、穿刺、插管,顺利度过了麻醉关,接着消毒、铺巾,柏主任很熟练地打开了胸腔,探查右肺上叶肺尖部有一个大拇指大小的肺大泡破了,周围还布满很多小泡,顺利将这些肺泡一并切除和缝扎。再探查其他部位完好,逐层关闭切口。术毕返监护室观察,各项指标都正常,引流管也无气体冒出了,手术获得了成功。事后张老先生自己回想这些过程都害怕,如果不早来医院,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了。唐老先生因多病缠身,三年期间基本上是在床上和轮椅上度过的。他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在他53岁时做了一次二尖瓣闭式扩张手术,10年后因二尖瓣再次狭窄,并发心衰,在他64岁时第二次开胸又做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但该生物瓣膜使用了8年又损坏了,还需要第三次做心脏瓣膜置换术。这时他已73岁高龄了,且全身合并多种疾病,除了该生物瓣毁损外,主动脉瓣也有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全心扩大;还有冠心病,2支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心脏还装了永久起搏器及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还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等多种疾病。让他最难受的是心衰反复发作,经常胸闷气短,不能平卧、有时想说句话都很吃力,且双下肢浮肿,去了多家医院求医,都认为只能保守治疗,不能再做手术了。但唐先生觉得这日子过得太痛苦,执意要做手术。在打听得知咸阳本地也能做心脏手术后,他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要老伴用轮椅把他送到了陕西省二纺医院心胸外科(现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神州海德心脏中心),柏本健主任热情接待了他们,安排唐先生住好院以后,帮他做了全面检查和心脏功能的调整,当把心脏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时,及时为他做了心脏多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又依次出现心功能、呼吸功能、肝功能不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度过了一道道难关,终于顺利康复出院了!出院时唐老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给科室送了一个"生命的奇迹"的牌匾。术后至今已7年,他不但生活能完全自理,还能够照顾老伴的饮食起居了,他及他的亲朋好友万万没有想到,心脏病如此重的病人,手术后会有这么好的结果,这就是现代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的贡献!日前,一位从江苏泰州远道而来求医的患者,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现为北京神州海德心脏中心)行"心脏瓣膜置换和大血管支架植入术"顺利成功。今年43岁的杜先生是一位心理学教师,两年前因Ⅰ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江苏省南京市某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主动脉瓣置换+胸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后经一个多月的调理后出院。但近一年来又反复出现心衰,活动受限,咳喘频繁,有时夜间不能平卧。一年来先后在当地医院及南京、上海多家医院求医,发现他心脏的二尖瓣和三尖瓣又出现重度关闭不全,且腹主动脉至左髂总动脉又出现了夹层。多家医院的结论都是,该病只有手术治疗,才能挽救生命。但这种病例非常罕见,尤其是过去曾做过主动脉弓全弓置换,现在又合并腹主动脉夹层,手术难度非常大,几家医院都委婉拒绝不愿接收其住院。后来因为杜先生有一位朋友的亲戚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做过一次复杂的心脏手术,在这位朋友的介绍下,联系到了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的柏本健主任,还没有等到柏主任的答复,他们已经买了从上海到西安的火车票,柏主任知道情况后,考虑到患者的心脏功能差,长时间坐火车劳累辛苦,担心病情加重,他将情况向医院汇报,医院派了一辆救护车去火车站迎接病人。把病人接到医院后,首先安排其住院,并给他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告诉他要先调整好心脏功能,待全身浮肿消退后,再安排下一步治疗方案,杜先生被柏主任亲切的话语、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突然觉得遇到了救星,自己也有了信心,积极配合医师护士的工作,心功能逐渐得到了恢复。柏主任将其检查的资料又分别与北京和西安的专家教授讨论,拟求最佳治疗方案。多数专家认为,其手术难度太大,万一术中分离时血管破裂将无法弥补。柏主任也将专家意见与家属多次交谈,但杜先生和家属也觉得如果不做手术,也只能度日如年,生活也不能自理,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坚决要求手术。望着病人及家属乞求的目光,柏主任决定为其安排手术,随后多次组织会诊讨论,拟定手术方案,将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应急处理方案做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术中确实因心脏和血管紧贴胸骨,分离时出现大出血,柏主任及其团队都不慌不忙,按事先设计的手术方案,有条不紊地操作,度过一道道难关,手术从上午10点开始,至下午5点结束,历时7小时,术后当看到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都正常时,大家终于松了口气,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诞生了!这就是陕中二附院的心胸外科——一个不太为人所知,却知难而上的尖端学科。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因右侧股骨颈骨折在23年前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未按医嘱适时取出。此次拟行右侧髋关节置换术,检查发现一枚长约10厘米的"克氏针"已移位到腹主动脉内,辗转几家医院都觉得手术难度和风险太大,后经人介绍就诊于我院心胸外科,柏本健主任阅片后觉得该异物若不取出,还可能会刺破血管壁或在大血管内游动,随时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柏主任安排患者住院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于2014年3月4日,在我院普外科髙軍主任和骨科王国柱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历经5小时,最后成功将漂浮到胸部降主动脉内的异物取出。老人同时患有严重冠心病和食道癌,都需要手术治疗,家属不知如何是好?67岁的郭老先生,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就诊,做胃镜检查及活检提示为食道中段的癌症,尚未侵袭到周围组织,还可以通过手术方式行食道癌根治术。但进一步做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严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三支主要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狭窄,最严重的部位狭窄达95%,又是在血管分叉部位,不适合做血管支架植入术,唯一的办法只能做冠状动脉搭桥术。而这两个手术切口又不在同一个部位,手术只能分次进行,到底是先做心脏搭桥还是先做食道癌根治手术,这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先做食道癌根治,恐怕其心脏难以耐受这种大手术,术中或手术后有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但如果先做心脏搭桥,又怕体外循环后导致肿瘤的转移或扩散。柏本健主任最后还是决定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搭桥技术-----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做冠状动脉搭桥术,既避免了体外循环的不利影响,又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然后再做食道癌根治术,家属也愉快的接受了该方案。搭桥恢复一个月后,柏主任再跟该患者做了食道癌根治术。术后已随访4年,现各项指标检查均正常。田田到了13岁的年龄,她还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每天能背上书包去上学,发病时呆在家里,好一点就出去放羊,她也很想跟正常孩子一样,能活泼乱跳的享受童年的快乐,而她却没有这麽幸运,因为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五联症,从出生后半岁开始嘴唇就发紫,以后越来越严重,甚至全身皮肤都是紫色,手指头和脚趾头也变得异常粗大,活动量稍微大一点就气踹嘘嘘。小时候去医院检查,医师都建议尽早手术,但因为家里较贫困,拿不出那么多的医疗费,就一直拖着,任其发展。去学校也怕发生意外,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去学校上学。后来得知省二纺医院(即现在的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能做心脏手术,家属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心胸外科的柏本健主任,柏主任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他也非常同情这个孩子及这个家庭,经请示医院领导后同意收治这个孩子,并在经济上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孩子住院以后,全科医护人员慷慨解囊,给她捐献了2000多元钱,和一些孩子的衣服、书包等物品。柏主任亲自主刀为田田做了一期根治手术,术后虽然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田田顺利康复了!出院后她的最大理想就是想去学校上学,学校也接受她的要求。我们追踪随访了7年,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现田田已经结婚成家,准备怀孕生孩子了。26岁的杨先生,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安排了一份工作。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和其他三位朋友一起在步行街吃夜宵,期间与邻桌几位顾客发生争吵,并发生冲突,他以为自己在部队练了一手好功夫,主动上前去与对方理论,对方先拿了一个啤酒瓶砸向他的头部,他迅速躲开了,没想到另外一个人从身上拿出一把水果刀,直接刺向他的胸部,并迅速逃离了现场。其他几位朋友见状,立即将他就近护送到了我院急诊室就诊,急诊室医师首先给他做了清创缝合,然后嘱其进一步做胸部平片检查,了解有无胸内脏器损伤。拍完胸片后,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患者觉胸闷气短,伴呼吸困难,立即收住心胸外科。此时已是凌晨2点,心胸外科柏本健主任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了病房,问了伤情,检查病人时发现患者四肢发凉,血压低,心率快,病人极度烦躁不安,查阅胸片心影增大,柏主任凭临床经验判断,目前有心包填塞表现,估计心脏被刺破了。必须马上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家属被电话惊醒后,也没来得及带钱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柏主任说跟家属说:救命要紧,钱的事情明天再说。他一边做术前准备、一边通知抢救小组成员立即赶到医院紧急参加手术。不到半小时手术开始了,打开心包后吸出约1000毫升血液,找到心脏破口后予以修补,经快速补液后血压逐步恢复到正常,再探查左侧胸腔发现左肺上叶也刺破了一个孔,将肺修补完毕,吸净左侧胸腔内的血液,关胸后返回病房。当家属得知孩子得救了,激动的泪水湿润了双眼,千恩万谢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柏主任看看时间,此时正好已是凌晨5点,但他们并没有倦意,还要继续看护病人,直到病人清醒完全推离了危险才能松一口气。李沫,女,32岁,多次怀孕都发生习惯性流产,最近一次怀孕6个月后出现明显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全身浮肿。检查得知为全心衰,系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引起的。经全院会诊讨论,一致认为必须终止孕娠,才能保住性命。等到心脏缺损修补好以后,心脏功能恢复到正常,才能再次怀孕。本人和家属都接受了医师的意见,在引产2个月后,"心脏中心"柏本健主任为患者做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两周康复出院。嘱其定期来医院复查,等到心脏功能完全正常后才能考虑怀孩子。柏本健主任认为,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性,最好做完手术后才结婚生孩子,这对于保证母子平安都很重要。但对于自己不知道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又结婚怀孕了,要定期检查,如果心功能正常,可以正常分娩,但如果怀孕期间出现了心脏功能不全的情况,为了母子平安,最好终止孕娠,待心脏手术结束、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再怀孕较安全,一般来说,心脏手术后1—2年后就可以考虑要孩子了。张女士35岁,近10年来感觉体力下降,活动后就气喘,后来逐步出现双下肢肿,平常只是在当地诊所看看病,服一些消肿的药就好了,但一直不能断根。有一次我院组织医师下乡去义诊,张女士正好来看病,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告诉她病根可能在心脏,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来到我院后,心胸外科柏本健主任亲自陪同患者去做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发现她的心脏多了一个心室,即右心室双腔心,且心脏泵血受阻,所以右心负荷过重,经常会出现下肢肿。柏主任告诉他们,此病是先天性的,做手术能彻底解决问题。在心脏上做手术她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所以一直犹豫拿不定主意,后来去多家医院打听,医师的说法都是一致的,她们才拿定主意做手术。但是又当心咸阳本地做不好,所以多次跑西安一些大医院,得到的消息不是没床位、就是费用太高。柏主任了解到她们的情况后,跟她们详细讲解手术方法,可能有那些风险,发生后医师会如何治疗等内容都给了详细的说明,病人和家属都放心了,愉快的接受了手术。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手术后的第二天就能正常吃饭了,不到十天就出院回家了。这真是一刀根除终身疾,体力恢复如常人!2014年7月18日上午。从外院转来一位55岁患"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女性患者,入院时患者神志尚清,但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叶上有7×9mm大小的赘生物,10天前有高热病史,在当地县人民医院给予"消炎"治疗,病情不见好转,遂转咸阳某医院治疗,治疗一周病情无改善,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再转我院心胸外科拟手术治疗。转来我院后的当天晚上凌晨2点30分,患者突然胸闷气短加重,伴呼吸极度困难,频繁咳嗽、咳痰,咳出的痰液为粉红色泡沫状,伴大汗淋漓、四肢末梢和嘴唇明显发绀。此时生命体征监测提示:心率140次/分,血压100/30mmhg,血氧饱和度只有80%,且在逐步减低。这是典型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急性左心衰的表现,估计是瓣膜穿孔或者是赘生物脱落堵塞冠状动脉所致。对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而言,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左心衰,都是很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我科柏本健主任迅速组织医师、护士赶到病房参加抢救,在加大氧流量、利尿、吸痰、镇静、扩血管、强心等一系列治疗后,第二天清晨开始有些好转,血氧饱和度上升到了90%,但患者仍然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双肺都是湿罗音。做床旁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都有赘生物,主动脉瓣叶穿孔,伴主动脉瓣大量返流。病因已经很明确,要想阻止心衰不再加重或发展,只能尽快手术,切除病变的瓣膜,置换人工的心脏瓣膜,消除心脏瓣膜的返流,才有可能控制心衰;否则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心衰无法控制,随时有生命危险。但其穿孔是因炎症引起的,又是急性左心衰发作期,所以手术的风险非常大,术后有可能病情恶化或者炎症扩散无法控制。怎么办?家属很纠结,医师也难抉择。如果医师不做手术继续实施保守治疗,无论结果如何,医师的压力和责任都会轻一些,但如果医师为其做了手术,而最终又没有挽救其生命,医师又将背负多大的责任和压力!柏主任将病人的情况通报了医疗工作部,然后与吴部长一起与家属反复交流和商量,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决定实施手术,才有活下来的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后,柏主任及其团队人员开始做各项术前准备的工作,及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准备工作做好后,于7月20日为其在全麻下做心脏瓣膜置换术。打开心脏探查主动脉瓣叶上有淡红色赘生物,主动脉瓣膜右叶已经撕裂成两半,再探查二尖瓣前叶也有一个拇指大小赘生物,前叶也已经穿孔。分别剪除两个损坏的心脏瓣膜并送检,置换了两个人工心脏瓣膜,手术顺利成功了!返回重症监护室后,在药物辅助下,各项生命体征逐步恢复到正常,第二天就顺利脱离了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第二天晚上就能正常进食了。柏本健主任介绍说,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一般等到感染控制,体温下降到正常1—2个月后再做手术比较安全。在发病的一个月以内,炎症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手术风险太大,且术后有可能炎症还会扩散。但当治疗过程中出现左心衰时,应及时手术,切除赘生物,置换人工心脏瓣膜,否则绝大部分病人都会死亡。此例病人因诊断治疗及时,目前已顺利度过了心衰、肾衰、呼衰、感染等各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此危重的病人能及时抢救成功,也表明了我院"心脏中心"的技术水平在应急处理这种复杂重症病人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术后还需要继续应用抗生素巩固治疗一个月左右,以防止病情复发。(文外五科田永仓)
·外科五区(心胸外科)医生
·外科五区(心胸外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