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肾病内Ⅱ科

国家重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本学科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临床肾脏病诊疗中心,湖北省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卫生部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泌尿系疾病研究所。肾内Ⅱ科现有床位54张。在职人员33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全国学会副主委、常委2名,委员4名,湖北省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2名;4人分别担任全国及省级杂志副主编及编委。现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近几年有3项成果通过鉴定,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金1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编专著4部,副主编、参编20部。肾病二科特色诊疗技术介绍一、基于肾脏病理的肾脏病诊治技术本学科拥有独立的肾脏病理实验室,全面开展肾脏常规病理、免疫病理、超微结构病理和分子病理技术。目前年肾活检数1000余例,业务量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其中近40%标本来自于武汉市及省内各大医疗机构,并对外院肾活检标本提供阅片指导,肾活检数量、诊断水平和辐射能力位居全省前茅。本学科在保证常见病诊断准确性的基础上,追求针对疑难病病理诊断的零误诊率和漏诊率,其病理诊断水平深受认可,已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肾脏病理诊断中心,基于肾脏病理诊断技术平台,遵循国际肾脏病学界权威诊治指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疗效最优化、副反应最轻微。二、先进完善的血液净化技术本学科设有国际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并开展了目前国内外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血浆置換、血液灌流等。在湖北率先开展了连续性血液净化、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血脂分离、免疫吸附、分子吸附循环系统(人工肝)等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在肾脏替代、免疫调理和内环境重建中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大量的终末期肾衰患者在血液净化中心得到良好的治疗,不仅延长了生命,还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部分透析患者在本中心透析达20年之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体外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技术,同常规血液透析比较,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清除炎性介质,提供营养支持,不易发生失衡和反跳,不受水处理装置限制等优势,广泛用于肾脏病和非肾脏病领域的治疗。本学科自1998年开展CRRT治疗是全国最早开展此项治疗技术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8台CRRT机器,年CRRT治疗2000余例次。CRRT治疗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哀竭:本学科利用CRRT可清除炎症介质,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原理,使用床边CRRT治疗技术治疗严重感染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使这些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高。CRR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本学科自1998年起将CRRT技术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有效的清除胰腺炎患者体内过高的血淀粉酶水平,纠正体内低钙、高糖的状态,清除机体产生炎症介质,清除进入循环的坏死组织及分解产物,通过这一技术使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在多家兄弟单位推广使用。CR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通过CRRT治疗,缓慢的清除患者体内过多的水分,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在临床上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特别是对于利尿剂反应不敏感的患者,采用这一技术更具治疗价值,本学科已采用此项技术十余年,并在多家单位推广使用。CRRT治疗肾移值后急性排斥反应:通过CRRT清除炎性介质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使用CRRT治疗,不仅能保持在丧失肾功能情况下的肾脏替代治疗,而且能减轻急性排斥状态,提高移植肾的成功率。三、精湛独特的血管通路技术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有效实施血液净化的前提,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在透析人群中比例不断增加,大多数透析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不佳,内瘘构建困难。同时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经反复穿刺后经常导致原有血管通路失功,需要重复或多次内瘘构建。这些对血管通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学科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成熟、先进、独具特色的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技术。高水平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佳的血管通路,本学科始终把自体动静脉内瘘放在优先的地位,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构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常规内痿成形术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在复杂疑难内瘘构建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完成高位(腕部以上至肘部)和转位内瘘重建及自体血管移植及人工血管内瘘构建。转诊至我院的内瘘构建患者接近70%。全面、先进的临时或半永久血管通路技术:临时或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是开展血液净化的必备血管通路技术。本学科在省内率先采用超声及放射DSA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在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风险和并发症,为医疗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精细化的血管通路维护技术:近5年来,我们采用介入球囊扩张治疗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及狭窄、中心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疗效确切,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制定了各种血管通路的医疗护理常规,全程覆盖血管通路各个环节。包括术前评估、术前护理、术后临测、患者教育、并发症处理等,在血管通路血栓及狭窄、感染的控制、长期导管纤维蛋白鞘和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处理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有效的延长了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本学科目前最长动静脉内瘘超过15年、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已超过13年。四、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开展腹膜透析30年,完成腹膜透析病例数千例,多次在国际腹膜透析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可进行后置式开放置管、穿刺及腹腔镜置管等所有方式腹膜透析置管,具有操作简便、超滤良好、腹透管移位少等优点,腹膜透析并发症显著降低;同时建立了腹膜透析病人的长期随访机制,指导患者规范透析及腹膜炎、心血管等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显著提高了腹透病人生成质量,腹膜透析疗效处于国内领先进水平。五、领先的足细胞病诊断治疗技术足细胞在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足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增值,损伤后肾小球毛细血管气球样变、毛细血管袢消失同时伴有系膜区的扩大,裸露的基底膜与壁层上皮细胞发生粘连,形成局灶节段硬化,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糖代谢紊乱、高血压、血液动力学异常和各种代谢因素都可导致足细胞损伤和丢失。随着肾小球足细胞分子诊断技术日益完善,目前本学科临床病理检查室建立了一套先进、完备的肾小球足细胞分子诊断体系,主要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技术等技术,开展尿脱落足细胞及足细胞分子检测、肾活检组织足细胞检测等项目,为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疾病活动监测和治疗提供无创性检测手段。六、缺血性肾病的介入治疗开展超声造影、数字减影以及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肾病。并率先在省内开展肾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技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药物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不仅药物控制不佳还是某些药物使用的禁忌。本学科在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肾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治疗,在支架问世后立即开始了肾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治疗,是国内最早开始本项技术的单位之一。近20年来,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由于肾动脉狭窄介入术有一定规律,学科也逐渐形成了介入术后血压药物管理的方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和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合并肾动脉狭窄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是临床常见情况之一。通过造影检查发现约10%以上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其中部分患者从影像学上可能需介入干预。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的介入治疗见效快,效果好,部分患者需结合药物治疗。此类患者的介入治疗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前提下,有利于药物控制血压达标率,减少抗高血压的副作用,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

肾病内Ⅱ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