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Ⅳ科(手足踝-显微骨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湖北省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7人,研究生导师2人,下设手足踝四肢创伤学组,脊柱微创学组,关节微创学组等多个专业学组。学科致力于骨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科学研究,以“微创、显微”为特色理念,主要开展手足踝、脊柱、关节及四肢的骨科显微修复、重建、再植、再造,并在相关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脊柱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及四肢骨骼、组织缺损等疾病的微创治疗策略上具有较深造诣。学科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及其他多项省市级项目,以科研为龙头,以教学为导向,强调临床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学科正通过多学科交叉治疗模式,强调微创治疗,早期康复,尽早复健的治疗康复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提升医疗品质及服务水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创建于1949年,先后由著名外科专家朱裕壁、叶仲篪、黄克俊、王炳勋负责。1978年至2005年先后由王炳勋、吴少西、黄琪裳、李家元和刘世清教授任骨科主任。在历任科主任带领下,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精心耕耘,骨外科已成为水平一流、技术精湛的临床专科,亚专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室经过多年发展,业务量逐年上升,病源广泛辐射周边省、市、自治区,享有一定声誉。技术力量雄厚,人员结构合理,目前拥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7人。开创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完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学科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先后选派医师赴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进修,或邀请国内个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提高了整个学科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规培医生及进修医生并在当地成为科室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科带头人吴飞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兼秘书,湖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亚太足踝外科学会委员,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学会青年委员,湖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青年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青年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关节专业青年委员。2012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进修学习6个月,201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作访问学者1年余,2016年德国吉森-马尔堡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14年受邀伊朗马什哈德医疗中心作骨科手术演示及显微皮瓣基本技术工作坊授课讲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项目、湖北省科技厅研究项目、武汉市卫计委研究项目、武汉市医学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等8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著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在国内外相关专业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特色诊疗1、手足踝四肢创伤显微治疗:四肢骨折、肌肉、神经、血管损伤的显微治疗,断肢(指、趾)的再植再造,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瘢痕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脊柱脊髓疾病微创治疗:在颈椎病,胸、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颈胸腰椎骨折、脱位,脊椎畸形,脊柱肿瘤及椎管占位,脊髓损伤等领域率先开展微创理念下的的减压、固定、融合、置换、矫形、切除、重建等手术治疗;3、关节疾病微创治疗:在髋、膝关节退行性变、创伤、发育不良、畸形及肿瘤等领域较早开展关节置换、翻修及保肢治疗,联合开展复杂全面的关节镜手术治疗,联合麻醉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强调围手术期低风险处理及早期康复,恢复正常生活;4、骨与软组织肿瘤联合治疗:在脊柱、四肢、神经、血管等原发及转移性肿瘤治疗策略积累了丰富经验,与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合作,开展早期治疗、早期筛查、全程规范化的治疗模式,可尽大限度的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命周期、保全肢体功能。业务范围手足踝四肢创伤专业诊疗范围:骨盆及四肢骨折脱位的诊治。尤其是手足创伤显微修复,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骨折复位固定术,骨不连、骨髓炎及难愈性创面的系列治疗技术等。脊柱微创专业诊疗范围: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及脊柱创伤等疾病。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关节微创专业诊疗范围:膝、踝、髋、肩、肘、腕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尤其人工关节置换、关节截骨矫形、保膝手术和股骨头坏死的系列保头手术、骨与软组织肿瘤切除保肢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