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前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始建于1996年,经过24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成为新疆高水平的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目前是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培训基地,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的"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联盟单位及教学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医联体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重点专科,新疆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南疆分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县级骨干医师培训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生儿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静脉输液培训实践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专科联盟暨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成员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联体单位。科室人员承担多项学术团体职务,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三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复苏专业委员会及早产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一届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基因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委会常务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新生儿医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新生儿疾病与保健学组委员;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生儿协作组副组长;新疆医学会第五届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新疆优生科学协会严重遗传病(苯丙酮尿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疆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组长单位,是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承担、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2项,其中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1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横向课题1项;上海市出生缺陷重点实验室横向课题各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基金4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适宜技术及青年科学技术人才项目4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项目6项;作为组长单位牵头一项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的全国多中心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合作项目1项、中-加联合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临床多中心研究合作项目1项,以及全国多家医院的多中心研究7项。累计科研经费129万元。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奖1项,新疆医学奖三等奖1项,新疆医学奖科普奖1项,卫生厅首届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卫生厅科技进步奖5项,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奖"(个人奖)一项,自治区人民医院科技进步成果奖7项,自治区人医院创新成果奖20余项,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发明、小改革"奖2项。主编医学专著5本、参编医学专著4本。全科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与专家共识编写4项,专家建议1项。专科设置及人力资源结构:现有设置床位60张(其中重症抢救监护单元36张、新生儿病区24张,其中神经重症监护单元2张)。开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门诊、早产儿随访门诊、遗传代谢病门诊。年门诊量90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1800余人次。全科现有医护人员52人,其中医师1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在读博士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7名,科研人员1名,本科学历5名),护士36名(本科学历23名,大专学历12名,中专学历1名)。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14名,初级职称33名。专业设备:目前科室拥有最先进的RetCam3新生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各类呼吸机包括CPAP、BiPAP、NIPPV、无创高频、高频震荡呼吸机、常频呼吸机、有创无创高频常频一体机及高流呼吸器共17台(其中转运呼吸机3台),转运暖箱,NO吸入治疗仪,高端电脑控温婴儿保暖箱及辐射抢救台、进口监护仪,床旁血气分析仪,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机、近红外组织血氧(脑氧)、耳声发射检测仪、T-组合复苏器、蓝光箱、各种监护设备等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二、诊疗范围:新生儿急危重症及疑难病诊治、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诊治、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肺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重症的呼吸管理、气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新生儿休克、心力衰竭、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双胎输血综合症、肾功衰竭、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各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TORCH感染、先天性梅毒、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脑梗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疾病、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乳糜腹,乳糜胸,动静脉血栓,新生儿心律失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染色体病、新生儿外科性疾病的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管理。开展新生儿外科性疾病-食道闭锁、膈疝、肠闭锁、肠旋转不良、胃壁缺损、巨结肠、畸胎瘤、阴道闭锁、消化道穿孔、泌尿系重复畸形、肾积水、幽门肥厚、短肠综合征等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联合新生儿神经外科开展严重脑积水侧脑室引流术、Omaya囊放置手术。与眼科合作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内注射及激光手术。与口腔颌面外科合作新生儿唇裂修补手术。开展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咨询、诊治及随访。科室专科特色:科室主要收治全疆疑难及危重新生儿。每年收治各类新生儿病例1800余例,其中早产儿500余例,救治最低出生体重儿为580g,最小胎龄儿为24+1周。危重症比例达到90%。2008年,率先在新疆开展新生儿危重症转运系统,最远转运半径为1500公里,至今为疆内远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唯一医院。曾成功转运25周600g新生儿。科室建科早期,率先在全疆开展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等诊疗技术,与口腔科合作开展新生儿期唇裂修补术。近年首先在疆内开展无创高频通气技术、床旁腹膜透析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腹膜透析术、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危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脐静脉置管术、ECG辅助PICC尖端定位技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技术、新生儿Alberta和Bayley评估技术。在疆内率先开展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并建立危重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同时对NICU患儿进行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和高危新生儿的基因筛查工作,明确诊断相关出生缺陷疾病,并对这些阳性患儿建立随访系统,在救治患儿的同时注意脑保护,避免脑损伤。开展各类消化道、泌尿系先天畸形及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与眼科合作手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避免了患儿失明。开展新生儿复苏:我科室拥有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国家级师资1名,省级新生儿窒息复苏师资6名,具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近16年由我院国家级师资带领,协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对全疆从事助产的产儿科医护人员、助产士及麻醉师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开展了新生儿科医师进产房,对新生儿进行复苏,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1997年在疆内最早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2008年与多家单位共同筹建,促成新疆优生科学协会成立"新疆优生科学协会严重遗传病(PKU)防治专业委员会",为主任委员单位。2009年在自治区卫健委的领导下,成立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负责南疆五地州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建立了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低的规范治疗和随访方案,尤其开展并规范了具有新疆特点的PKU患儿饮食治疗方案,改善了这些患儿的预后,建立了优质的随访体系。率先在新疆开展和建立高危儿、早产儿随访体系,并开展了高危儿的神经发育评估-Alberta和Bayley测试,和早期运动发育干预及康复训练。护理团队:拥有国家级重症专科护士7名,国家级静脉输液专科护士3名,自治区级静脉输液专科护士2名,国家级儿科专科护士1名,自治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2名,省级新生儿窒息复苏师资2名。2009年率先在疆内开展新生儿PICC技术,近几年成功置入PICC近1500余例,为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搭建了一个生命的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