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于2018年1月6日正式启动,这是自治区首个将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系统研究的综合临床科室,与国内多家知名睡眠实验室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以精神、心理相关睡眠障碍为支点,从呼吸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出发,综合诊断、治疗各类睡眠障碍,收治病种涵盖失眠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不安腿综合征等常见与罕见睡眠障碍,致力于为自治区乃至西北地区的群众解除睡眠问题的困扰。中心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和建设,分为监测部、住院部、物理治疗部、睡眠专科门诊、中医门诊和睡眠保健门诊。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包括医生18人、技师8人、心理治疗师1人、护士13人。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1人,硕士14人,本科11人,大专15人。团队中所有人员均有在国内顶尖睡眠医学中心研修学习经历。医生专业方向包括神经内科、呼吸科、精神科、外科及中医、蒙医。心理治疗师专门负责失眠的心理治疗。由专业的PSG多导睡眠监测技师对睡眠的脑电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判读,为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监测部监测部设有中央控制室和9个独立的VIP睡眠监测室。每个VIP监测室均配备国际领先的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可通过高倍红外摄像机,高灵敏度的双向对讲系统,对9个监测室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显示患者的电生理及视频、音频信号。主要开展各种睡眠障碍的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的呼吸机压力滴定。物理治疗部物理治疗部设有认知功能评定室、放松治疗室、失眠治疗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主要开展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及采用多种手段监测、评估、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住院部住院部设有15个病房,共31张床位。配备独立的催眠治疗室和团体心理治疗室、中蒙医疗术治疗室。收治各类睡眠障碍患者。特色诊疗对失眠的物理、心理、药物、中蒙医综合治疗是中心的特色之一。尤其是在失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上,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探索与实践,其中,失眠的正念团体治疗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已日趋成熟,逐渐形成规模。获得成绩历经三年的建设与发展,时至今日,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已成长为集睡眠障碍预防、监测、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睡眠医学中心,不仅为自治区百姓带来优质的医疗资源,也引领和带动着自治区睡眠医学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8年6月,中心举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睡眠医学高峰论坛,引进国内睡眠医学前沿进展和先进理念的同时,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也开始走向全国。2018年12月,中心多方努力发起成立内蒙古睡眠医学学会,致力于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整合自治区睡眠相关学科资源,汇聚睡眠科学临床和科研人才。2019年7月,陈彦超医生的论文《失眠障碍患者多导睡眠监测非快眼动睡眠3期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荣获京津冀(华北)地区第十七届精神医学研讨会暨院长论坛优秀论文奖。2019年8月,中心牵头成立内蒙古睡眠医学学会心理与睡眠专业委员会,举办睡眠医学技能培训班、CBTI专题工作坊、经颅磁刺激治疗工作坊,积极带动全区各盟市睡眠医学发展。同时,精准磁刺激与神经调控新技术应用认证培训基地成立,奠定了中心在华北地区经颅磁刺激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通过基地这个平台,使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华北地区精神心理领域的临床应用更加规范化、专业化。2019年9月,赵瑞医生通过自治区首例美国注册多导睡眠监测技师认证,也标志着中心多导睡眠技术已处于自治区领先水平。2020年1月,吕东升主任团队与中山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Majordepressivedisorderidentificationbyreferencedmultiset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withclinicalscores》在医学图像分析领域顶级期刊MedicalImageAnalysis(2018年IF=8.88)发表。这是对中心科研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的肯定和认可,也标志着中心科研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20年7月,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陈彦超医生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回国被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荣获2020年华北地区第十八届精神医学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20年7月和9月,中心分别荣获第十一届睡眠医学执业技能大赛第二名,第七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优秀病例竞赛"二等奖,"睡眠医学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这些成绩标志着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在睡眠监测技术和综合睡眠障碍诊疗方面的实力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中心将继续以培养科研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要务,聚焦国内一流视野,加快推进科研创新和睡眠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失眠障碍的全病程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睡眠健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