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医学影像科设备先进、实力雄厚,集普通放射、CT、MRI、介入诊疗为一体,是我院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设X线诊断组、CT/MR组、技术护理组、介入组,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医师队伍,共同开展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目前科室配备的大型先进设备有:西门子64排128层CT、飞利浦1.5TMR和brilliance16排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西门子多功能造影机(数字胃肠机)、荷兰口腔全景DR机、意大利乳腺钼靶机、飞利浦移动式C臂X光机及多台DR机等。在顺德地区率先建立了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并已实现全科数字化、自助打印报告和胶片。学习先进技术,强化自身队伍,重视人才培养。先后派出多名医务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卫生部北京医院、上海交大附属六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在注重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国内专业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市科技局和卫生局科研公关项目8项,同时承担多所医学院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在科学管理体制下,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技术力量日趋完善。目前,医学影像科已成为一个凝聚力强、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科室,多次获得医院先进科室奖。医学影像科业务介绍一、普通X线检查人体各部位的X线投照检查,口腔全景曲面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各系统的特殊造影检查(如胃肠道检查、肠套叠的空气灌肠下复位、子宫输卵管造影,脊髓造影,"T"管造影和ERCP等),四肢和脊柱拼接检查。二、CT检查可开展全身各部位常规平扫及增强、CT血管成像(CTA),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灌注成像、三维重建(3D成像)等检查。三、MRI检查用于人体各系统和部位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泌尿生殖系统、腹部以及骨关节系统和软组织等部位先天性异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炎性病变和外伤性病变等诊断和鉴别诊断。检查项目包括全身各部位常规平扫及增强,MR水成像(胆道系、泌尿系、椎管、中耳等)、MR血管成像(MRA)、MR功能成像(DWI、PWI、DTI、MRS等)。四、双能骨密度检查(主要检测骨密度判断是否骨质疏松和儿童骨龄检查)。特色检查项目介绍1、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重建:主要应用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脑动脉及四肢等多部位的血管病变检查。例如: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肺动脉栓塞等疾病。能清晰地显示、精确地测量各血管,包括狭窄分析、支架放置前/后计划等。2、乳腺钼靶和MRI联合检查:其成像清晰、定位较准确,对于细微病灶和厚实部位显影非常清晰,是女性乳腺常规体检及肿瘤筛选、诊断较好的选择。对于由于病灶较小,不易触摸到肿块,而乳头异常溢液(咖啡色、黄褐色、血性溢液等)是唯一症状,此时行乳腺导管造影,用于诊断引起乳头异常溢液的导管癌、导管扩张等病变。3、CT和MR功能成像:是一种判断组织、器官功能状态的成像技术,对于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很有价值,对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评价治疗后的效果及复发情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消化道钡餐检查:使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技术,使胃肠道病变能很好显示,显示胃的微细结构(胃小区)对诊断早期胃癌很有帮助;对食道动力性病变检查有一定价值。
医学影像科医生
医学影像科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