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目前,我科开展的特色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一、脊柱源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二、肿瘤的介入治疗三、血管介入四、疼痛的药物规范化治疗五、其他介入手术一、脊柱源性疾病的微创手术(一)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微创手术(二)腰椎间盘射频及臭氧消融术(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微创手术为我科微创诊疗技术之一。其特点:病人仅需局部麻醉,不需要全麻。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手术中可以随时发现病人的反应,术中出血少,相比外科手术更安全。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为我科特色微创技术之二,主要适应于腰椎间盘突出少,症状轻微的患者,其特点:1、治疗原理:①射频治疗仪可持续发生高频率射频电流,使穿刺针工作端周围的水分子产生高频振荡而磨擦生热,从而使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②热凝能毁损进入破裂纤维环内的窦椎神经和伤害性感受器;③热凝可灭活炎痛因子和致痛因子。④温热效应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神经根及椎管内的炎症反应消退。⑤热凝作用可修复破裂的纤维环,阻断了髓核液中致炎物质糖蛋白和β蛋白的释放。2.主要优点1)创伤小、最大限度保护纤维环壁2)能有效地切除组织3)术后所致间盘退变更小4)对脊椎稳定性影响小5)椎间盘再次突出率低6)对神经根干扰小7)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无出血、见效快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为我科特色微创技术之三,主要适应于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1、椎体血管瘤;2、骨髓瘤;3、溶骨性转移瘤;4、椎体原发性恶性肿瘤);及新鲜的椎体骨折,其特点是:1.治疗原理:1)PVP: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2)PKP:是在PVP的基础上,在塌陷的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再向椎体注入骨水泥来强化椎体,可以更好的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2.主要优点:1)局部麻醉,穿刺口约1-2cm,创伤小、风险小、出血少;2)手术时间短;3)恢复快,效果明显,术后患者疼痛即可大部分缓解;4)术后24h即可下床活动。二、肿瘤的介入治疗(一)肝癌介入综合治疗(二)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三)局部肿块的穿刺活检(四)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三、血管介入:四、疼痛药物的规范化治疗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和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一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口服、经皮、直肠、肌肉注射、静脉、椎管内、粘膜及局部等给药途径。五、其他诊疗技术1.输卵管介入再通术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介入治疗3.软组织疾病的冲击波治疗4.局部疼痛神经阻滞术5.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栓塞治疗6.经皮穿刺胆管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
介入疼痛科特色技术医生
介入疼痛科特色技术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