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眩晕症已成为门诊常见病症,而且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过此症。眩晕发生时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有旋转感、晃动感、升降感等,如同乘船遇风浪,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感觉自身景物在旋转,天转地旋,昏昏沉沉,躺着不敢睁眼睛、翻身,耳鸣,出汗,精神忧郁等,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不敢睁眼、活动受限、平衡失调及听觉症状等。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症不是一种或一个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综合症状。眩晕按位置(以内耳门为界)又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是指发生在前庭神经的颅内部分、包括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和大脑的皮质区等这些部位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脑血管病变、听神经瘤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而在内耳门以里,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导致。周围性眩晕多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等)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眩晕症专病门诊特色:多学科联合会诊中西医结合治眩晕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眩晕症专病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汇集了以李世平主任为首的一大批神经内科专家,通过精细化分诊流程,合作式综合诊疗,采用眩晕检查先进技术,明确诊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精神疾病及其他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进行对症治疗,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化、个体化诊疗服务。眩晕症专病门诊配备了眼震电图仪、平衡功能诊断仪、脑血流图仪、脑涨落图仪、血管彩超、飞利浦全数字磁共振成像系统Ingenia3.0T及1.5TMRI、超高端128排256层iCT、双C臂DSA、美国尼高力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耳石复位治疗仪、高压氧舱等一大批先进设备,为眩晕症诊疗提供强大硬件支持。李世平主任提醒:眩晕如果还伴有嘴角发麻、轻瘫等神经症状,则可能是中风的早期症状。短暂性脑缺血眩晕、头晕患者,一般在1-5年内可能发生脑出血、脑梗塞者占46.5%。在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约1/3—1/2病人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性头晕,此类眩晕为脑梗塞的一种危险征兆,应按急症对待,及时治疗,不应认为是一过性眩晕、眼黑,而不当回事,将是很危险的。诊疗范围: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高血压、脑梗塞、脑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外伤、颈椎病、心脏病、心律失常、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焦虑忧郁、前庭神经炎、耳石症等引起的眩晕。专家简介:李世平,男,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主任。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于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神经科、中科院心理函授大学进修学习,并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及大连医学院进修学习神经科介入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2000年晋升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科脑血管病临床30余年,擅长高血压中风、头痛、眩晕、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周围神经瘫痪、神经衰弱及颈腰椎病的诊治。为了进一步发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作为三级甲等专科标准建立的脑科专科医院的优势,更好地使广大眩晕症患者能够得到系统、专业的诊疗服务,您可通过官网、公众号(shlsznk)、电话(021-64879999)或挂号平台及我院门诊大厅,挂“眩晕症门诊”号就诊。
眩晕症医生
眩晕症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