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一、科室简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63年,2001年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09年成为首批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室现有170张床位,设4个病区(含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和江北院区),拥有心脏导管室4间,心脏超声室4间、心电图室及心脏无创功能性检查室各2个。心血管内科有4台DSA数字血管造影机、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运动平板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等多台先进诊疗设备。科室共有医护人员154人,其中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11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人。科室年门诊量6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数6000人次,年冠脉造影量5000人次,年介入治疗量1700人次。学科梯队合理,临床及科研力量强,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课题近20项,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0余篇,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0-15名,接受国内外研修生40余人。2001年,心血管内科通过江苏省省级医学重点学科验收,江北院区心血管内科依托本部资源优势常规开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诊治,年门诊病人20000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800人次。2016年11月16日,专科成立江北新区首家三甲心脏介入导管室,常规开展心脏冠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术、心脏双腔三腔起搏器置入术、心律失常消融手术、冠脉压力导丝FFR、冠脉血管内超声、冠脉钙化病变旋磨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急诊心梗抢救等心脏介入手术,已完成介入手术3450余例,实现心血管内科一院两区医疗技术水平同质化。二、专科技术1、经皮冠脉介入治疗1992年在省内第一批开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本专科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已达国内先进水平,迄今已累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4万余例、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2万余例;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血管内超声检查、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冠状动脉内钙化斑块旋磨术;率先应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处理冠状动脉血栓性病变;率先在省内开展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诊治,迄今为止已完成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1万余例,成功率达98%以上;率先在省内开展经股动脉、桡动脉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已成功抢救近千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数量和质量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2、急性心肌梗塞的绿色通道急诊治疗2015年心血管内科已成功通过国家卫生部胸痛中心验收,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是心脏科的常见疾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预后与抢救时间紧密相关,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给与积极的治疗是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AMI绿色通道指医院接诊AMI患者后可以在90min内完成检查,诊断,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或急诊PCI,从而使发生AMI的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我院AMI绿色通道24小时开放,心内科或重症监护病房24h无条件收治AMI患者,心导管室24h待命;各项检查立即进行,急诊科第一时间做出诊断,以最快速度将患者从急诊送至抢救现场-心导管室;在重症监护室或心导管室内直接进行协同抢救,尽最大可能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转运,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使心肌梗死患者在可救治的时间窗内得到及时救治,成功挽救了许多危急AMI患者的生命。3、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逆向技术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由于血栓形成,反复机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腔完全闭塞,且闭塞的病程超过3个月。与非闭塞病变相比,CTO的介入治疗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而且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亦较高,因此,CTO病变已成为PCI领域最后的堡垒。逆向导丝技术适用于有良好逆向侧支循环的前提下,前向导丝通过病变困难或术前判定采用前向导丝技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病例。逆向导丝技术是指导丝通过对侧或同侧侧支循环所形成的交通血管进入闭塞病变的远端,再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干预闭塞病变的技术。此外,通过冠状动脉旁路桥血管逆向干预闭塞病变也属于逆向导丝技术。我科常规开展CTO逆向技术介入治疗,与单纯的前向导丝技术比较,采用逆向导丝技术对CTO病变实施介入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4、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分叉病变治疗颇常见,约占30%,其处理是PCI的难点之一,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热点。分叉病变的特殊性在于,一支血管的PCI会影响分叉的另一支血管,造成或加重狭窄,甚至导致闭塞。分叉病变PCI时需预判斑块移位几率和程度,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病变类型,分支血管的重要性,分支夹角和手术条件,制定治疗策略和技术路线。我院常规开展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应用最先进的分支血管球囊预埋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成功率显著提高。5、严重钙化病变冠脉旋磨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术系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冠状动脉。对于一些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难以扩张开病变,不仅即刻效果不理想,远期再狭窄率也较高。冠状动脉旋磨术用物理的方法将动脉硬化斑块祛除,以提高即刻效果,并有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手段。我科常规配备各种规格旋磨头,常规经挠动脉行冠脉旋磨术,大大提高了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成功率。6、肾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全球高血压人数持续攀升,我国每年新增加约320万高血压患者,在大多数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若患者使用3种以上不同种类降压药(其中必须有利尿剂)且已达到最大剂量,血压仍在140/90mmHg以上,即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有近一成属于顽固性高血压,且同时服用多种不同降压药物仍无法控制以致身心倍受煎熬。肾交感神经阻滞术提供患者新的选择,可帮助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肾交感神经阻滞术是一种如同心导管般的微创手术,经股动脉介入,向上穿行肾动脉,到达两肾附近,由于仅针对肾交感神经,因此可减少传统手术切除肾交感神经节的副作用,术后可有效降低收缩压15-30mmHg,舒张压10-15mmHg,降压长期有效,手术安全性高。7、生理性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植入起搏器保证基本心率的同时,我科通过窦房结优先、房室结优先、频率应答和睡眠频率、优化起搏部位等技术,使起搏器植入后的患者在改善与心动过缓相关的头昏、胸闷、乏力以及黑矇、晕厥等症状的同时,能够获得各心腔之间最好的同步性、最理想的电生理稳定性、最佳的心输出量,保证起搏节律及血流动力学效果最大程度地近似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植入起搏器后的生活质量。目前我科每年约行普通心脏起搏器植入200多台,而生理性起搏已成为常规。8、ICD植入预防猝死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包括:心肌梗死所致左室射血分数<35%,且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NYHA心功能Ⅱ级或Ⅲ级;NYHA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梗死所致左室射血分数<30%,且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NYHA心功能Ⅰ级;非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等。通过植入带有自动除颤功能的起搏器(ICD),能够有效识别和治疗室速、室颤等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大大降低这些患者猝死的发生率,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目前我科已常规开展此类项目。9、三腔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心脏不同步是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不断反复和恶化的重要机制。三腔起搏通过房室顺序起搏和左右双心室同时起搏,使得患者的房室之间、双心室之间和左心室内部达到再同步化,能有效延缓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进展,甚至病情逆转,使已经扩大的心脏缩小。三腔起搏器特别适合于心力衰竭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在省内是最早开展该项目的心内科之一。10、射频消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首先通过导管在心腔内不同位置标测电位和程序刺激,明确各种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导管行射频消融,可以根治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房扑、部分房速,以及部分室性早搏等,我科已常规开展该项目,成功率均在98%以上。11、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且卒中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我科应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ENSITE3000,已常规开展阵发性房颤、部分持续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等的射频消融,其中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在90%以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三维标测技术指导下的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术在二维消融时代,多种复杂心律失常不能行射频消融,只能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常常面临着疗效差、副作用多等问题。我科近年应用三维标测技术,已常规开展多种复杂心律失常的消融,包括左房源性房扑、各种房速和多种室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13、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曾经是唯一可以延长生命的治疗手段,但老年患者常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它疾病而无法接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对于这些高危或有心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技术是一种通过介入的方式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技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我院在江苏省率先成功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为存在外科手术禁忌、或者预期手术风险极高的高龄症状严重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希望。14、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房颤中风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梗塞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大,死亡率高,易复发。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是左心房主要组成部位。房颤发作时,左心耳中瘀滞的血液极易形成血栓,这些血块进入大脑血管,引起卒中。左心耳封堵术是我院新近开展的治疗房颤中风的有效治疗措施。我院已成功完成了江苏省首例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该技术通过微创,封堵左心耳(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引起的血管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该封堵术能消除患者对于长期抗凝治疗的依赖,避免因抗凝药物所产生的不耐受、出血事件和依从性的问题。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15、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是心脏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异常缺损。我院长期以来开展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种治疗措施是微创手术,成人局部麻醉状态下,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封堵伞送入心房,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阻断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自我院开展此项技术十余年来,成功治愈千余例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后恢复快。16、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就是左右心室的间隔上有个洞或多个洞,洞的直径有大有小,它可以发生在室间隔的任何解剖部位。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缺损,亦可能是后天性的,由于胸前暴力钝性伤致室间隔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后亦可并发室间隔穿孔。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利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将封堵伞送入心室,对其漏洞进行修补,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治疗。我院开展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十余年,手术技术成熟,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微创。此项技术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少,疗效迅速,术后恢复快。17、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为胎儿循环的重要通路。小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即在功能上关闭,绝大多数婴儿生后3到6个月左右在解剖上逐渐闭合成为动脉韧带,若不闭合即称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已成为我院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一项成熟技术,数百名患者通过该项技术治疗得到了根治。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采用自大腿根部股静脉处插入一根导管至心脏,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释放未闭的动脉导管处,将未闭的动脉导管堵住,从而阻断通过该处的异常血流,起到彻底根治的作用。该项技术较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成功率安全性都较高。18、经导管冠状动脉瘘封堵术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和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大血管间存在异常交通,占先天性心脏病0.27%-0.4%。绝大多数冠脉瘘是由于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极少数由于心脏外伤、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活检、心脏移植、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后天因素所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可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金标准"。经导管封堵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创伤性小、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的方法,我院长期以来,开展经导管冠状动脉瘘封堵术,成功治疗了百余名患者。

心血管内科医生

(0名医生)
心血管内科暂无出诊医生

心血管内科锦旗墙

锦旗心血管内科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