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06年,前身为1978年7月成立的同位素科,2003年科室归到检验科管理,2004年归CT科管理,2006年成立核医学科,是承德市最早成立的核医学科,为承德地区首家拥有PET/CT设备及具备相关检查能力的医院。核医学科现有职工11人,医师5人,技师3人,护理3人,副高职以上职称2人。2006年引进西门子公司SymbiaT16SPECT/CT,实现了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的高质量融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为病人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了条件。2019年核医学科在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支持下引进美国GE公司全球最高端的超级迭代平台Discovery710ClarityPET/CT,核医学科目前可以开展核医学专业绝大多数显像(包括功能显像及分子显像)及放射性核素治疗项目,主要开展项目有:PET/CT检查(包括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全身各部位包括心脏CTA及CT灌注扫描)、SPECT/CT骨显像、各脏器显像、亲肿瘤显像、89Sr治疗肿瘤骨转移、131I治疗甲亢、甲状腺癌等。2020年成为承德地区首家拥有PET/CT设备及具备相关检查能力的医院。Discovery710ClarityPET/CT在病灶显像时,可以看清小于5mm病灶,探测出最真实的病灶信息,提高PET/CT的病灶检出率和准确性,对于肿瘤病人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着革命性的意义。核医学科承担了本院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科研工作着眼于临床诊疗难点,追踪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开发新技术,改良传统诊疗技术,发挥本学科分子影像诊断特点,靶向定位治疗优势,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一)PET/CT检查1.准确提供肿瘤临床分期、再分期2.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肿瘤治疗后的早期疗效评估4.鉴别肿瘤治疗后坏死、纤维化与残留复发5.寻找肿瘤原发灶6.辅助肿瘤放疗生物靶区勾画7.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恶性肿瘤8.指导临床活检9.指导放疗计划10.心肌代谢显像(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检测的金标准)11.脑代谢显像(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功能学研究、脑外伤、脑肿瘤、痴呆、癫痫)12.发热、反复发作胸腹水病因检查13.CT平扫及三维重建14.多期动态增强扫描15.CTA(全身各部位包括心脏)及CT灌注扫描。(二)SPECT/CT:骨显像、各脏器显像1.全身骨显像: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协助肿瘤分期、指导制定肿瘤治疗方案2.甲状腺显像:协助诊断甲亢、甲状腺结节及腺瘤、甲状腺炎、异位甲状腺等3.肾动态显像:早期诊断多种疾病所致的肾功能异常,并可提供分肾功能测定4.甲状旁腺显像:单发或多发甲状腺旁腺瘤的定性、定位诊断5.唾液腺显像:判断唾液腺功能,如干燥综合征6.脑血流显像:脑血管疾病、原发性癫痫的诊断和评估7.亲肿瘤显像:了解肺结节的血流及细胞代谢情况。8.肺灌注显像:无创性早期诊断肺栓塞、指导溶栓治疗,尤其对周边型肺栓塞的诊断和评价优于CT肺动脉造影(三)89Sr治疗肿瘤骨转移89Sr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药物可定向浓聚病灶部位,杀死癌细胞,有效缓解骨痛。对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骨转移癌患者止痛效果好,止痛效期长(1次注射可维持3-6月),无成瘾性,又可抑制或姑息转移灶的活动,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四)131I治疗甲亢、甲状腺癌根据病情,合理口服131I溶液(所谓"液体刀"切除),95%以上甲亢可治愈,特别对于内科治疗和手术后复发的甲亢患者,131I内照射治疗是首选方法。该方法简单、安全、经济、避免了长期吃药或手术的痛苦。131I适用于乳头状、滤泡状甲状腺癌,2008年《肿瘤外科年鉴》长期随访资料显示:手术后经过碘(131I)内照射治疗的乳头状甲状腺患者15年生存率达87.4%,而未进行碘(131I)治疗的患者仅64.2%。碘(131I)内照射治疗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科室领导科主任:王爱辉专家出诊时间王爱辉周三全天联系电话(0314)2279437
核医学科医生
核医学科锦旗墙
![锦旗](https://med-fe.cdn.bcebos.com/doctor/homepage/pennant.pn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resize,w_310,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auto-orient,o_1)
![百度健康](https://med-fe.cdn.bcebos.com/health-pc/doc-icon-bottom-logo.pn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resize,w_1242,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