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全国医院专科排行榜第4名
华北区域专科排行榜第3名
国家重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方院区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骨科创建于1958年,在杨克勤教授、张之虎教授、党耕町教授、刘忠军教授、李危石教授五代科主任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学术地位居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创新团队”称号,2019年获批建设“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度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中位列骨外科学第三名。回顾北医三院骨科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骨科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目前,骨科设有8个病区,共272张床位,病床使用率在95%以上。共有专科医生75名,其中主任医师32名,副主任医师16名,博士生导师17名,硕士生导师15名,5人从事过博士后研究经历,80%以上医师获博士学位。2022年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年手术量14000余台,门急诊量20万人次,病例组合指数(CMI)2.20,全科平均住院日5.67天,在医疗效率、医疗安全与疑难程度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世纪50年代末,首任科主任杨克勤教授带领骨科率先在国内开展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60年代初完成国内首例针刺麻醉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到了70年代,对骨关节病和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及相关研究不断深入,1972年完成第一例腰椎骨巨细胞瘤全椎切除术,并于1975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颈椎病》专著。20世纪80年代,在第二任科主任张之虎教授的带领下,全科继续在骨科各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并与国际接轨,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进行了多项人工髋关节假体的自主研发,是国内少数率先开展该工作的中心之一。1985年张之虎教授完成全国首例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1986年蔡钦林教授完成国内首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同期,北医三院骨科在国内首先系统论述了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并率先采用经峡部外缘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本病。20世纪90年代,北医三院骨科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第三任科主任党耕町教授率先将骨科划分为颈椎、腰椎、脊柱、关节、创伤、颅椎六个专业组,深入开展相关诊治与研究,学科规模进一步扩大。1992年北医三院骨科采用自主研发的假体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髌股关节置换术。1999年至2003年间,有关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成果分别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进入21世纪,骨科的学科梯队和学科实力更加强大。第四任科主任刘忠军教授带领骨科奋发前行,以专业组建设确定学科发展目标,为北医三院骨科临床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骨科团队完成了新老交替,李危石教授担任第五任科主任。李危石教授根据新形势全面发展学科建设,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将原有的六个专业组重新规划为脊柱、关节和创伤三个亚专科,并于2021年成立脊柱畸形专业组,与颅椎组、颈椎组、腰椎组、脊柱组共同支撑脊柱亚专科的全面发展。目前,北医三院骨科在脊柱退变、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与四肢创伤、老年性骨关节病及关节软骨与韧带损伤等疾病的诊疗与研究领域迅猛发展。2002年“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陈仲强教授带领腰椎组在胸腰椎严重后凸畸形与胸椎管狭窄症的关键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深入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北京市科委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刘晓光教授首创“涵洞塌陷法”360度胸脊髓环形减压术。王超教授带领颅椎组累计完成寰枢椎手术4000余台,北医三院骨科成为全球最大的寰枢椎疾病诊疗中心。孙宇教授带领颈椎组在颈椎后路手术技术改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随访观察以及颈椎严重畸形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2014年刘忠军教授完成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的人工定制枢椎治疗脊柱肿瘤,研发的3D打印产品获得CFDA注册认证,推动了我国骨科3D打印产品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李危石教授提出了生物力学适配型椎间融合器的概念,研发出国际首款3D打印类骨小梁结构生物力学适配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并率先应用于临床。李危石教授还提出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拟合关系与个性化治疗策略,为重建国人躯干整体矢状位平衡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且提出基于腰椎椎体CT值的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发现了椎体CT值在脆性椎体骨折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价值,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椎体CT值的骨质疏症严重程度的分级,与此同时带领多学科团队率先研发出了全球首例脊柱椎板自主识切机器人系统。2018年,由田华教授团队开发的“国产单髁置换系统的研发与推广”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国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田华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VisualTreatmentSolution可视化智能辅助系统(VTS)作为首款国产关节置换可视化智能辅助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填补了业界空白。2022年3月,受国家卫健委委托、田华教授牵头组织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操作规范(2022年版)》正式颁布实施。周方教授提出的髋关节骨折新分型和研究成果,对各型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具有指导意义。田耘教授针对肩胛骨骨折手术显露困难的难题,与吉林大学吴丹凯教授共同合作探索,在全球首次提出腋窝腋后线入路显露肩胛骨前缘骨折的理念,在全国迅速得到推广,使更多患者得到更佳的治疗结果。田耘教授创新性采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假体治疗四肢骨大段骨缺损,并在3D打印修复治疗慢性骨髓炎领域和骨缺损治疗的TCBridge认证方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突破性的工作。过去5年以来,北医三院骨科在研发和人才建设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北医三院骨科现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科研项目73项,已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2项。迄今共发表科学论文近千篇,其中包括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99篇,编译或编著骨科专著10余部。2019年李危石教授带领团队获批建设“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李危石教授先后获得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依托中心平台,北医三院骨科团队已陆续开展围绕“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机器人”、“智能化人工关节置换”、“骨髓炎大段骨缺损修复”等多个科研项目,并且产生了系列的研究成果,部分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佳绩。李危石教授团队的“骨科修复与替代新材料技术系列成果”完成2670万元的转化;刘忠军教授团队的“3D打印脊柱、关节系列产品与技术”转化金额1000万元;田华教授团队合作的“骨科关节外科数字化技术系列成果”完成转化1000万元;田耘教授团队“一种生物粘接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完成330万元的转化;韦峰教授团队“颈椎肿瘤手术治疗器械研发相关专利”转化金额180万元,总计转化金额达5180万元。人才培养方面,北医三院骨科秉承“厚德仁术,求是拓新”的理念,教书育人,建科以来累计培养2243位进修医师,遍布全国32个省市及自治区,其中536位任科室主任,45位任院长,1名任校长,为多个地区的骨科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北医三院骨科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国内骨科事业与国际接轨,其发展过程也是走向世界的过程。1980年杨克勤教授与张之虎教授邀请美国骨科协会AOA高级学术代表团访华,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外国骨科专家团体首次访华交流。1995年北医三院骨科首届全膝关节置换学习班顺利举办,成为最早推广规范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中心之一。2001年国际脊柱学会AOSpine在北医三院建立国内第一个脊柱外科培训中心,标志着骨科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跨入新阶段。2003年党耕町教授任国际脊柱学会AOSpine亚太地区理事会理事、中国区主席。此后,陈仲强教授、刘忠军教授、李危石教授分别依次担任国际脊柱学会AOSpine亚太地区理事会理事、中国区主席,极大促进了中国地区脊柱外科医师的培养和临床水平的提高。2011年开始,北医三院骨科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共同创立了“北大-哈佛国际脊柱外科高峰论坛”,现已成功举办10届。田耘教授作为国际创伤骨科协会(IOTA)中国区主席,推动中国创伤骨科与国际的接轨,选派年轻医生到国际顶尖医院学习交流,促进中国医生的国际化发展。北医三院骨科人对推动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和推动骨科相关学会或协会相关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杨克勤教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981-1990);党耕町教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1992-2000);陈仲强教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0-2017);蔡钦林教授与刘忠军教授都曾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娄思权教授曾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危石教授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科还有众多教授在不同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学术任职,为中国骨科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北医三院骨科人的力量。历经六十五载,北医三院骨科前辈艰苦奋斗、辛勤耕耘,为学科发展建立丰功伟绩;新一代继往开来、不辱使命,将前辈精神发扬光大。北医三院骨科人正秉承“厚德仁术,求是拓新”的理念,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必将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为推动我国骨科事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骨科医生

(0名医生)
骨科暂无出诊医生

骨科锦旗墙

锦旗骨科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