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医学影像科

国家重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我院医学影像科是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所在地,下设放射(含介入病房)、超声和核医学三个亚专业,均为二级学科建制。现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省医学影像中心、是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及辽宁省周围血管病与肿瘤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及辽宁省产前诊断中心所在地。获批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医学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及沈阳市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台。学科设备始终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医学影像科拥有大型影像设备有PET-MR,PET-CT及回旋加速器各1台,MR仪10台(9台3.0T,1台1.5T)、CT机14台(光谱CT2台,640层CT1台,256层CT4台,128层CT6台,双源CT1台,)、血管造影机10台、数字胃肠造影机6台、数字乳腺机3台,另有CR、DR数字X线机等共计15台以及高端彩超64台。凭借上述先进设备,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前沿研究,包括肝脏、胰腺MR弹性成像、低剂量冠脉CT成像、疑难心脏疾病多模态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评价新生儿脑白质损伤、头MR波谱成像,脑缺血CT灌注成像,产前多模态诊断、新型正电子药物的研发,乳腺断层扫描、乳腺MR动态增强,X线立体定位下乳腺病变核芯针穿刺活检术、经皮胆道支架联合支架内125I粒子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SPECT/CT诊断、PET/CT以及PET/MR诊断以及放射性核素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介入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新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影像诊断与介入、核素治疗的广度和深度。科室已形成以心血管影像诊断、腹部影像诊断、神经系统影像诊断、骨关节影像诊断、产前及小儿影像诊断、乳腺疾病影像诊断和数字影像研究及介入放射学为骨干的多分支科研体系,上述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影像科承担大量“北方三省一区”诊疗及疑难病例会诊工作,诊疗规模及技术水平达全国领先水平。检查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影像科共有员工44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9人;博士导师11人,硕士导师31人。科室中有33名专家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核医学分会、超声分会担任学组委员。全学科医生硕士以上学历达92%,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学科总人数40%,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以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三级梯队为发展小组,老中青相结合,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加强中青年骨干人员的进修培养。近年来,科室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项;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项。承担科研课题67项,其中包括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子课题项目4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5项等重点项目,在研课题资助总计约2097余万元。放射方向学术带头人侯阳教授,国内知名心胸影像专家。荣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青年名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称号。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出版与宣传工作组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学影像分会副会长,辽宁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辽宁省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职。超声方向学科带头人黄瑛教授为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腹部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理事,辽宁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等专业领域重要职务,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及沈阳市高级人才“领军人才”称号。核医学方向学术带头人辛军教授为辽宁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及分子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医学影像科医生

(9名医生)

医学影像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