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西南区域专科排行榜第5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伴随中国医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使千万患者受益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诊治中心。即将走过艰苦探索的70年,神经外科磨砺了三大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摸索的十年

  1951年,孙世镛教授为神经外科的创建打响了第一枪,一位脑出血患者大胆尝试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为神经外科孕育播下了一颗难得的种子。1955年,为一位脑肿瘤患者进行开颅手术。经过几年的摸索,1956年,在于世英的努力下,成立了神经外科专业组,床位仅8张,但却开启了神经外科探索之路。1961年,于世英学习回院后,与吴若秋创立神经外科,床位增加至20张,与普通外科一起划归外一病区。神经外科在风雨中成长。

  迷茫的十年

  这十年在于世英指导下,吴若秋大胆地将神经外科事业往前推动。1975年在省内施行桥脑小脑角碘油造影术。1976年在省内首先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应用床旁骨锥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随着脑血管造影的问世与全球推广,1970年,前辈以刘子江和吴若秋在全国较早开展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

  绽放的十年

  1977年,吴若秋教授使用14号或15号穿刺颈总动脉进行注射造影剂造影。1978年,吴若秋根据国外文文献报道,在放射科为一病人经股动脉将导管插入肾动脉成功进行肾动脉造影;第二例为腹腔动脉插管造影;第三例为选择性颈内动动脉插管造影,均获成功。作了十余例经股动脉或椎动脉插管造影后,他将这一技术传授给神经外科医生万登济和任儒学,后将此技术传授给放射科许绍雄等医生,此后放射科举办了20几期短期学习班,向全国推广这一技术。同时吴若秋执笔写出我国首篇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的报告,1978年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继续开展显微神经外科对脑干和斜坡肿瘤、动脉瘤和AVM的诊治,进一步使用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癫瘤灶及树状突切断治疗顽固性癫痫等。在吴若秋等老前辈的探索下,西南地区首先开展脑血管搭桥术,“脑动脉搭桥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学会奖。至1980年,与万登济、任儒学施行了近二百例。病人来自全国27个省区,有从西藏和香港专程来的。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8岁;病程最短的一月,最长的20年。全部病人均在局麻下手术,为了深入了解手术效果,万登济与医教处同志一起,乘专车历时3个月、行程3000公里到省内各地上门随访64例病人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并拍照和录音,证实有效率在90%以上。1979年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吴若秋首创经股动脉颈外动脉插管注入明胶海绵碎片将肿瘤的颈外血供完全栓塞,手术中,避免了肿瘤出血,从而极大地减少出血量,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吴若秋在我国首先报告这一介入治疗方法,《脑膜瘤术前明胶海绵栓塞术》论文发表在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再次发表相关文章。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多项,为神经外科的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吴若秋1982年出席日本第六届国际脑缺血显微吻合会议并向大会报告论文;1984年出席美国第七届国际脑缺血显微吻合会议并向大会报告论文;1985出席日本第十届国际脑卒中会议并向大会报告论文;随后多次应邀赴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与赞誉。1985年,吴若秋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吴若秋获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发展的十年

  1986年,吴若秋担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从普通外科中独立出来,床位扩大至36张,搬迁至康复大楼第四层,由于病人较多经常加床至60余张。CT的广泛应用神经外科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治疗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90年,在万登济邓、李健龙、任儒学、付一新,孙业忠、任自强等老前辈的努力下,拓展发展空间,安怀略、罗开俭、刘窗溪、杨华、李玉明、隋建美为技术骨干,以花溪工人疗养院、协和诊疗部、组建神经康复小组为创新模式为病员服务。1994年,刘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博士毕业再回医院工作,神经外科后继有人锦上添花。

  攀登的十年

  1996年,贵州省第一台DSA在医院投入使用,脑血管病的诊断水平攀登了新的高度。1997年,在省内首先施行延髓肿瘤切除术。1998年,副院长刘健,杨华,隋建美,李玉明将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和重症医学的诊疗水平推上新的台阶。1999年,杨华第一例超选择动脉内溶栓让闭塞脑血管再通,贵州省内第一例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成功,贵州省第一例脑AVM采用NBCA胶栓塞成功;第一例脑内恶性肿瘤的超选择化疗技术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病人。神经介入治疗手段再上新台阶。2003年320排CT、3D-DSA、PET落户医院,脑血管病、脑肿瘤和椎管内肿瘤病人诊断水平再创新高。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