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是安徽省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之一,目前是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优先发展),安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安徽省肿瘤学唯一的科学学位与临床学位双博士点,安徽省最早的肿瘤学科学学位与临床学位双硕士点;CFDA批准的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学科实验室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单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组成单位;安徽省肿瘤内科学会和安徽省医师协会主委单位,安徽省抗癌协会护理学、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安徽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基地和安徽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学科有5个病区,在高新院区设置胸部肿瘤、腹部肿瘤、肿瘤微创诊治和肿瘤生物治疗4个亚专科病区,计200张床位,院本部1个病区,床位28张;附属肿瘤细胞诊断室、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及肿瘤内科专科实验室。科室目前医生近5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者占90%以上,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0人。现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委会全国委员2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务委员1名,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会主委1人,安徽省医师学会主委1人,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委2人;卫生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副主编、编委2人,皖江学者1人;江淮名医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安徽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才2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杰出青年3人;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学术造诣高、临床技术水平强、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的专家、教授团队。

  学科医、教、研齐头并进,形成自己的特色。

  1.肿瘤MDT多学科诊治:由我科组织和参与的肝胆胰肿瘤、胃肠肿瘤、淋巴瘤、乳腺癌和肺癌MDT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定期对病区内的疑难、危重病例进行有效的MDT诊疗,大大提高我院肿瘤综合治疗水平,也使患者得到优质和个体化服务。

  2.肿瘤细胞诊断技术:肿瘤细胞诊断是科室最具特色的工作之一,近年来在肿瘤细胞学常规诊断省内领先的基础上,陆续开展细胞质胸苷激酶测定;LBP新一代全自动沉降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用于痰、尿、浆膜腔积液和针吸等细胞学检查;痰、浆膜腔积液、尿液、内窥镜和针吸细胞等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查等新技术,特别是近两年开展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全国领先,大大提升了肿瘤细胞诊断水平。

  3.肿瘤微创诊治:科室开展床边B超引导下微创穿刺诊断技术,目前已先后完成腹部、肺脏、乳腺、甲状腺穿刺近2000例,实现了微创诊断穿刺无盲区。包括介入、射频消融、氩氦刀、热疗、光动力等肿瘤微创治疗在科室均可开展,大大丰富了科室肿瘤治疗手段。

  4.分子生物学指引下的肿瘤个体化诊疗:科室开展食管癌化疗临床药动学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应用大剂量MTX治疗恶性淋巴瘤和骨肉瘤进行药物浓度检测指导CF解救,与相关科室合作开展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ALK、ROS-1基因检测,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开展个体化治疗。

  5.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作为安徽省最大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基地,组织和参与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是科室重点和特色工作之一,已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超过30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超过80项,所完成项目的质量获得CFDA充分肯定,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做出积极贡献。

  6.复杂血管条件下静脉输液通道建立技术:科室护理部在全省率先开展输液港技术、复杂血管条件下B超引导PICC置管术、赛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获得临床推广和普及,同时积累了儿童PICC置管、长期卧床患者置管维护、PICC再置管等复杂情况的处理经验,并建立了PICC门诊,解决患者输液的困难和痛苦。

  7.肿瘤专业人才培养:科室是安徽省肿瘤学唯一的科学学位与临床学位双博士点,也是安徽省最早的肿瘤学科学学位与临床学位双硕士点。承担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肿瘤学》课程的带教,国际学院的《肿瘤学》的外语带教、考核及外国留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并参与人卫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英文版(Oncology)教材。每年毕业博士、研究生20多人。同时科室每年接收来自省内其它医院的进修生,并举办安徽省肿瘤内科大会、安医肿瘤论坛、临床肿瘤学新进展研讨班、肿瘤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肿瘤专业人才。

  8.科研能力和水平省内领先:科室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多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0多项,省级课题30多项,每年发表论著均在40多篇,其中SCI论文 10篇以上。奖项包括: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八届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1项、第十六届安徽青年科技奖1项等,彰显科室科研实力。

  导师简介

  王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委国家杰出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安徽省 “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兼肿瘤免疫病区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1999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获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药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酒精滥用与依赖研究所(NIAAA)肝病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肝损伤炎症与修复、肿瘤免疫,及相关药物研发。代表作发表在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等。

  

  研究方向:肝损伤炎症与修复,肿瘤免疫,及其相关药物研发。

  联系方式:邮箱: wanghua@ahmu.edu.cn;wanghuaniaaa@outlook.com

  

  近期主持的代表科研项目

  1. 髓系细胞发育与代谢在脂肪性肝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干预研究.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 2023YFA1800800, 2024.1-2028.12.

  2. 炎症免疫性疾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安徽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2022AH010047. 2023.1-2025.12.

  3. 肝损伤炎症与修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2225008/H03. 2023.1-2027.12.

  4. p21缺失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肝癌发生的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U21A20375. 2022.1-2025.12.

  5.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from hepatitis to failure. 中德合作交流项目(The Mobility Programme of the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 M-0099. 2021.1-2023.12.

  6. 髓系细胞在衰老加重酒精性肝病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天然杀伤(NK)/NKT细胞的调节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770588/H0315. 2018.1-2021.12.

  7. 肝再生和损伤修复.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81522009/H0317. 2016.1-2018.12.

  

  近期代表性论文:

  Ren R, Yong He Y, Ding D, Cui A, Bao H, Ma J, Hou X, Li Y, Feng D, Li X, Liangpunsakul S, Gao B, Wang H*. Aging exaggerates acute-on-chronic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and humans by inhibiting neutrophilic sirtuin 1-C/EBPα-miRNA-223 axis. Hepatology. 2022 Mar;75(3):646-660. doi: 10.1002/hep.32152.

  Hou X#, Yin S#, Ren R, Liu S, Yong L, Liu Y, Li Y, Zheng MH, Kunos G, Gao B, Wang H* Myeloid cell-specific IL-6 signaling promotes miR-223-enriched exosome production to attenuate NAFLD-associated fibrosis. Hepatology. 2021 Jul;74(1):116-132. (Editorial comment: Gyongyi Szabo. Exosomes and MicroRNA-223 at the Intersec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NAFLD. Hepatology; 2021 Jul;74(1):5-8. doi: 10.1002/hep.31805. Epub 2021 May 24.)

  Xu L#,Yang Y#,Wen X, Jeong J, Emontzpohl C, Atkins C, Sun Z, Poulsen K, Hall D, Bynon J, Gao B, Lee W, Rule J, Jacobsen E, Wang H*, Ju C*. Hepatic recruitment of eosinophils and their protective function during acute liver injury. J of Hepatol. 2022, Aug;77(2):344-352. doi: 10.1016/j.jhep.2022.02.024.

  Xu L#, Yang Y#, Jiang J, Wen Y, Jeong JM, Emontzpohl C, Atkins CL, Kim K, Jacobsen EA, Wang H*, Ju C*. Eosinophils protect against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through cyclooxygenase-mediated IL-4/IL-13 production. Hepatology. 2022 Jun 17. doi: 10.1002/hep.32609.

  Xiao J#, Wang F#, Wong NK, He J, Zhang R, Sun R, Xu Y, Liu Y, Li W, Koike K, He W, You H, Miao Y, Liu X, Meng M, Wang H*, Li C*. 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 Research Trends: Analysis from a China Perspective. J Hepatol. 2019 Jul;71(1):212-221. (Public Health)

  Liu JT#, Fan LL#, Yu HQ#, Zhang J#, He Y, Feng DC, Wang F, Li XQ, Liu QQ, Li YH, Guo ZL, Gao B, Wei W, Wang H*, Sun GP*.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promotes liver cancer cells to release exosomal miR-23a-3p and up-regulate PD-L1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s. Hepatology. 2019 Jul;70(1):241-258.

  Ramirez T#, Li YM#, Yin S#, Xu MJ, Feng D, Zhou Z, Zang M, Mukhopadhyay P, Varga ZV, Pacher P, Gao B*, Wang H*. Aging aggravates alcoholic liver injury and fibrosis in mice by downregulating Sirtuin 1 expression. J Hepatol. 2017; 66(3):601-609. (Cover Story)

  

  Wang H*, Mehal W, Nagy LE, Rotman Y.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of fatty liver diseases. Cell Mol Immunol. 2021. Jan;18(1):73-91. doi: 10.1038/s41423-020-00579-3. (Invited Review, Cover Figure)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