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西北区域专科排行榜第2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创建于1938年,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耳鼻咽喉专业学科。先后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务院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人工耳蜗手术定点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陕西省重点学科、陕西省耳鼻咽喉疾病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耳鼻及头颈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听力筛查诊治中心。目前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中心主委单位、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陕西中心单位、陕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委单位、陕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陕西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听力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陕西省保健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主委单位、陕西省防聋治聋指导组组长单位、陕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主委单位。2017年病院细化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个亚专业,下设6个特色专病门诊和1个多学科协作门诊(MDT)。开设床位130张,年门诊量11万余人次。现有职工127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博士学位25人。经过几代人的创业和积累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高级职称人员最多,梯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各亚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各种检查设备齐全,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病院。目前综合实力处于西北地区领先行列,进入全国先进水平。

  一、光辉的历史

  1949年我科已有张廼华、迟汝澄、李国璋、肖明耀、马秉渊五名耳鼻咽喉科医生,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2年张廼华教授就开展了耳源性脑脓肿切开引流术和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 1952年李国璋耳源性小脑脓肿穿刺及枕骨大块咬除减压术。张廼华、肖明耀1956年完善对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治疗及开展鼓膜修补术。1959年半规管开窗,1960年外伤性面瘫面神经吻合术,同年开展迷路瘘管修补,1962年胆脂瘤性脑脊液耳漏修补。肖明耀1963年经眶顶行侧脑室穿刺等。马秉渊于1958年科室第一例小鼓室成形、1959年乳突术腔充填术。樊玉林1961-1985年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鼓室成形及半规管开窗一期成形术、镫骨手术、先天性脑脊液耳漏及窗膜破裂修补术、面神经鼓室段神经纤维瘤摘除术。此外还开展了单导人工耳蜗埋植术(樊玉林、韦俊荣,1986)及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许珉2003)。张全安行颞骨全切术(1989);经卵圆窗外淋巴液采取术(樊玉林、韦俊荣等,1984)。

  1950年行异体鼻中隔软骨填塞术治疗萎缩性鼻炎(李国璋),1952年行上颌骨全切术(张廼华、李国璋)。1982年开展经鼻前颅凹医源性缺损修补(王建刚、樊玉林)治疗脑脊液鼻漏。1986年鼻侧整块切除和各种鼻整形术、外耳再造术(凌荧、康全清)。鼻腔筛颌区海绵状血管瘤(张全安、刘志毅,1991)。1986年经鼻垂体瘤摘除和早期听神经瘤摘除。

  声、喉病是科室的强项,张廼华教授为其创始人并研制机械式喉动态镜和电子喉动态镜。应用舌骨径路咽切开术治疗舌根及咽喉部疾病(樊玉林等),用喉返神经压榨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张全忠、康全清,1990),应用颈部皮瓣成功地进行手术后整复使喉颈部功能恢复(康全清、张正民,1990)。康全清1989年以来新开展多种治疗“鼾症”的手术方法,并设计“开口器支架”获国家级专利,国科金资助。胸大肌皮瓣治疗巨大颈部缺损成功(樊玉林1986年)。

  在张廼华、樊玉林、王建刚等努力下,对制备呼吸道特殊异物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制备出“永磁异物吸取器”推广到25个省市自治区。居全国领先行列,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1955年至2010年,共治疗6000余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死亡率从3%下降为0.42%,近十年住院病人仅一例死亡。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