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科室历史
青大附院老年病科前身为干部病科,1994竣工启用,设四个病区,干一、干二、干三为内科病区,干四为外科病区,开放病床108张,收治的对象均为处级以上领导或外宾。第一任主任为田春铎教授(任期1994-1998),曾担任青海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任主任为王纯莹教授(任期1998-2001),曾担任青海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始改为各病区主任负责:干一病区主任杨发满任;干二病主任区代青湘任;干三病区主任张晓燕任;干四病区主任马青跃。2004年起承担诊断学教学并入临床诊断学教研室。2007年医院根据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将干部病房正式整合更名为老年病科。同年成立老年病学科。设两个病区,开放床位87张。2012年搬迁内科综合大楼,共开放病床110张,老年二病区即为前干部病房一病区和三病区整合组成。病区主任杨发满教授,现为青海省血液风湿专业委员会秘书及委员,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玉芬任病区护士长。2008年被青海大学批准为血液医学硕士授权点,2010年被批准为全科医学硕士授权点。2010年成立了干部保健办等。目前是我省病床较多、诊疗抢救设备较完善的老年医学学科之一。
二、科室发展
老年二病区正式挂牌于2007年2月,科室人员16人,医生6人,护理部10人,病床位41张。主要收治老年心血管、老年代谢内分泌、老年神内、老年呼吸、老年肾病、老年消化、老年血液、老年风湿等疾病。至2012年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现科室总人数28人,医生组10人,护理组18人,其中教授及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4人,硕士生导师2名。病区位于综合大楼15楼,床位56张,设有重症监护抢救室1间,睡眠监护观察病房1间。
老年病科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达3000余人次。急危重症患者占收治病人数的30%左右,平均住院年龄已由10年前的75岁上升至85岁以上,8%的患者在90岁高龄的情况下,好转治愈率仍维持在90%以上,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年总收入达到了3000多万元。
每年承担各类外出保健任务及省政协干部保健工作10余次,针对不同保健对象制定详细的保健计划,为他们在青期间工作顺利展开提供良好保障,出色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称赞。
针对老年病人开设的老年病专科门诊,门诊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2年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至2013年门诊接诊老年病人达3600人次。
三、科室荣誉
科室于2004年被评为"青大附院先进集体","2009年度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优秀护理单元";2012年三八护士礼仪风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13年静脉留置针穿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14年三八护士礼仪风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杨发满:2004-2009年连续6年卫生厅干部保健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青海省卫生厅先进个人;2013年青海省工会道德医德标兵。
汪元浚:2003年抗击非典标兵,2009青海大学先进党员荣誉称号,并设立为党员模范岗,2010青海大学青年教师讲课三等奖。
刘冀:2012年干部保健先进个人。2011年青大附院青年讲师授课比赛优胜奖。
李军:2008年获青海电力公司抗冰保电特别贡献奖。2010年获 2009年度青海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获青大附院2011年度十佳教学工作者称号。
王玉芬:2007年获优秀护士长称号。2011年度获青海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获青大附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四 、科室特色
临床特色和优势逐渐突显,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优势。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病、脑梗塞、老年痴呆、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达到省内先进水准。拥有心电血压监护、除颤仪、无创呼吸机等先进设备。
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诊治工作。拥有动态血糖检测仪,为患者提供最好诊疗服务。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对老年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哮喘、急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进行规范的系统防治。科室拥有多台无创呼吸机、睡眠监测仪,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老年痴呆专病:通过各种精神量表及影像学等手段,筛查、治疗老年性痴呆。综合检测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和长期临床指导,形成具有老年特色的专科优势。
老年血液风湿疾病:在老年恶性血液病,老年起病的风湿性疾病总结了丰富经验,并与武汉生物科技实验中心建立合作,使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取得了基因学诊断,对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等有了更明确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开展了分子靶向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癌痛规范化病房、临终关怀病房: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晚期肿瘤和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终关怀是科室医疗的一大特色。强烈的支持治疗、悉心的心理安慰、温馨的医疗环境,使受到生命和生存挑战的患者获得相对高的生活质量,从容面对死亡,微笑离开亲人。
综合内科保健与特需诊治:综合诊疗技术是老年病科的优势和强项,老年专科医师擅长多系统内科疾病的综合诊疗,为高级领导、社会精英人士提供优质、全面的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
五、教学、科研、学术交流
2008年,老年二病区教学作为临床诊断学教研室的一个教研组,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院本科,成教学院本科诊断学教学任务。2008年杨发满被青海大学被批准为血液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被批准为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培养血液研究生6名,全科医学研究生6名。本科室2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取得学位。
随着学科青年人才的硕士化培养的完成,为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主要开展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基础相关免疫研究;慢性高原病发病基础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研究;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基础研究,近8年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获得省科技基础研究课题2项,青海大学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课题3项,近3年发表国内省级论文30篇。杨发满参加第六,十届x. World congress on high Altitude Medicine and physiology Mountian Emergency Medicine会议,并作大会学术报告。每年各老年专业学术会议2次。邀请新加坡国立医院老年病专家讲座1次。
特别是2010年-2012年在省科技厅和医院基金支助计划下,已完成科研项目:
1、高原地区汉藏回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肽酰基精氨酸脱亚酶多态性的相关研究,经青海省科技厅评审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青海藏族肺结核相关性研究,经青海省科技厅评审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青海藏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HLA-DRB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研究。
4、血细胞miRNA-451表达与慢性高原易感相关性研究。
六、优质护理
从2010年开始我科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减轻和消除了病人家属的后顾之忧,对病人病情的观察更仔细,护患关系更融洽,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更到位,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打造成赢得了病人满意、领导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