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莒县中医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莒县中医医院CT室位于6号楼。科室创建于1994年。目前拥有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16层螺旋CT、Medrad Stellant CT高压注射器、富士激光相机等设备。现有医护人员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人。其中在职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5人,3人拥有学士学位。

  科室日常加强业务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为了提高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多人多次先后到省内、外著名医疗中心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及培训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影像诊断、技术方面的杂志和医学刊物,了解新观点、新动态,掌握CT扫描及诊断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指导临床工作,经过全科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对于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解决了大量疑难疾病的检查与诊断难题。

  目前我科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1、神经系统病变:颅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等,尤其是创伤性颅脑急症诊断中属于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脑挫裂伤、急性脑内血肿、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颅面骨骨折、颅内金属异物等,而且比其它任何方法都要敏感。CT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脑梗塞等有很高价值,急性出血可考虑作为首选检查,急性脑梗塞特别是发病6小时内者,CT不如MRI敏感。

  2、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包肿瘤、心包积液等的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有肯定的诊断意义,特别是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并可做定性诊断。

  3、胸部病变:对于显示肺部病变有非常满意的效果,对肺部创伤、感染性病变、肿瘤等均匀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的显示也令人满意,可以显示肺内团块与纵隔关系等。

  4、腹部器官:对于实质性器官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等器官显示清晰,对于肿瘤、感染及创伤能清晰的显示解剖的准确部位病变程度,对病变分期等有较高价值,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尤其对于手术科室的手术定位有重要意义,对腹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较大。

  5、盆腔脏器;盆腔器官之间有丰富的脂肪间隔,能准确地显示肿瘤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因此CT已成为卵巢、宫颈和子宫、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肠肿瘤的诊断,临床分期和放射治疗设计的重要手段。

  6、骨与关节:(1)骨、肌肉内细小病变,X线平片常被骨皮质遮盖不能显示。(2)结构复杂的骨、关节,如脊椎、胸锁关节等。(3)X线可疑病变,如关节面细小骨折、软组织脓肿、髓内骨肿瘤造成的骨皮质破坏,观察肿瘤向软组织浸润的情况等。(4)对骨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的显示:如破坏区内的死骨、钙化、骨化以及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软组织脓肿、肿物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平片。(5)对于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等则以行MRI检查为宜。

  7、肝脏病变:CT检查对于肝内点位性病变、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的形态、轮廓、坏死、出血及生长方式等都可以显示,还可以了解胆、胰、肾等脏器的情况,所以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存在可疑病变或肝癌的患者,则有做CT检查的必要。

  8、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其目的在于:⑴、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⑵、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⑶、在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⑷、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更是必不可少的;对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增强扫描同样很重要。

  9、CT三维成像:能立体显示人体解剖和病变部分的三维空间结构,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准确,适用于颌面部、颅骨、胸、脊柱、骨盆及四肢骨三维成像。

  10、CT全身血管成像(CTA):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及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对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闭塞、主动脉夹层、肿瘤增生血管、大动脉炎、冠状动脉狭窄与钙化有非常好的诊断价值。

  11、曲面重建(CPR):可选择冠、矢、轴面按靶器官走行方向用鼠标追踪点击画出一条通过该器官轴线的曲线,可重建成一幅拉直展开的图像,曲面重建适应于展示人体曲面结构的器官。如腰椎、颌面骨、骶骨、走形迂曲的动脉血管、扩张的输尿管等。

  多年来,CT室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其临床科室的认可和肯定。连续多年获得医院"十佳科室"、"先进科室"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上级上级主管部门的嘉奖。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