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正式成立于1985年,建科伊始即具备固定编制的医护队伍。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学科实力日益增强,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已成为全天候、360。全方位对急危重患者提供紧急救治的现代化学科。
科室包括院本部及高新院区,功能面积逾7500m2,总开放床位数200余张。以急诊门诊、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急诊内科病房、急诊外科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六大单元为基础医疗格局,辅以急诊药房、急诊检验和急诊放射等平台科室,能够为患者提供 "急诊门诊-急诊抢救-EICU-急诊手术-急诊住院-急诊留观"的一站式急诊医疗服务。目前就诊患者量近20万人次/年,抢救急危重症人次达7.6万人次/年。
学科拥有蓬勃奋进的医护团队,拥有固定编制医护人员279人;其中医生78名,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2人,主治医师19人,住院医师11人。学科重视梯队建设,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博士、硕士研究生占医护总人数69.6%,博导2人,硕导8人,形成一支临床、科研、教学紧密结合,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团队,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拥有危重症、急性中毒、严重创伤、急腹症、心脑血管急症、灾难急救及空中"120"六个亚专业,常规开展诸多使急危重症患者受益的先进技术,包括高级心肺复苏技术、多器官功能监测与支持技术(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综合支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肠内营养支持等)、急诊血液净化技术(CRRT、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血管再通治疗(PCI)、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脑电波双频监测技术(BiS)、床边即时检验(POCT)技术以及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纤维支气管镜、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技术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综合诊治水平居全省领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急诊医学科还与心脏内、外科、血管外科,与神经内、外科以及检验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建立胸痛中心与卒中中心,并与120急救中心及其网络医院实行联动,为心脑血管急症患者提供快速、精准的治疗,实现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手术/非手术综合治疗/重症监护的无缝隙一体化救治。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院急诊更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先锋队伍,为群体伤和多发伤建立了院内快速绿色通道;在各类灾害事故以及大型赛事应急保障活动中,都活跃着我院急诊人勇于担当的身影。
学科教学工作成绩斐然。每年均系统承担本科生、留学生、规培医师、进修医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是国内首批"全国急诊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近5年多人作为骨干培训教师参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指导工作,并多次承担省高校附属医院及省级医院青年医师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以及培训工作。
学科开展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并取得较高的学术成果。临床和基础研究方向包括①急性中毒规范化救治;②心肺复苏和心博骤停后综合征的综合抢救与器官功能支持;③急诊床旁超声在危重症诊治中的应用;④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危急重病急救中的应用;⑤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规范化分层诊治。⑥急性严重感染急诊相关研究。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十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98篇,SCI论文14篇,作为副主编及编委参编专著16部。已培养硕士42人。
学科综合实力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学科陆续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部(急诊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急诊质控中心,国家移动医疗处置中心和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基地依托建设单位,以及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学科逐年在复旦大学最佳专科(急诊医学)华东地区医院排行榜中获提名,2018年位居提名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