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肿瘤微创诊治中心

  

  ======【学科概况】======

  肿瘤血液内科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其中1人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人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科室开展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及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分子生物学等检测。常规开展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等实体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HIFU微创治疗。采用WHO 血液病分类和MICM分型标准,规范化开展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治。

  

  学科概况

  肿瘤血液内科现有医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医师1人。已初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1人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人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病床59张,高级床位6张。设有肿瘤、血液专家及专科门诊,每年门诊量15000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近2000人次。我院2013年成立血液病专科,开展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分子生物学等检测,采用WHO 血液病分类和MICM分型标准,规范化开展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014年上海市浦东医院与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签订友好合作医院协议,全面接轨复旦肿瘤医院诊疗。血液内科将继续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增强为浦东肿瘤、血液病患者服务的能力。

  科室特色(必填项)

  1.实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开展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淋巴瘤、食管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全面接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多学科治疗规范,逐步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彻底解除南汇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2.高强度聚焦肿瘤治疗仪:

  对于无手术指征、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法已无能为力,而聚焦超声刀疗效明显,治疗风险小,为这类晚期实体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3.恶性血液病的规范化诊治:

  开展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增殖性肿瘤(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治。

  

  =====【医疗特色】=====

  1.实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开展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淋巴瘤、食管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全面接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多学科治疗规范,逐步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彻底解除南汇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2.高强度聚焦肿瘤治疗仪:

  对于无手术指征、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法已无能为力,而聚焦超声刀疗效明显,治疗风险小,为这类晚期实体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3.恶性血液病的规范化诊治:

  开展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增殖性肿瘤(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治。

  

  =====【学科专家】=====

  任军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肿瘤内科学家、肿瘤免疫治疗学家。肿瘤学博士生导师、免疫学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浦东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与转化中心主任,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外科在职教员(Research Faculty)。曾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肿瘤治疗性疫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擅长及研究方向】

  肿瘤化疗、肿瘤内科综合治疗;

  以免疫治疗为平台的肿瘤综合性治疗及其转化研究。在既往20年"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创立了"热疗+细胞免疫治疗+热小剂量化疗"三联法"肿瘤治疗模式,在晚期难治性、复发性肿瘤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

  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

  医学教育与肿瘤学创新人才培养。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CPOS)第一届主任委员;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苏州产业基地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杂志编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编委;《肿瘤防治杂志》编委

  【科研课题】

  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杰出青年基金、 "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首都特色重大课项目等30余项课题资助。

  【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35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1篇。

  【著作译作】

  1) 《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制备操作规程及临床治疗进展》,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6 主编

  2) 《肿瘤常见症状的中西医处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01主编

  3) 《牛津临床姑息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主译

  4)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系列丛书《肿瘤学诊断治疗进展》分册2005.副主编

  5) 《生物大分子的内化》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6.08 编委

  6) 《现代临床医学现状与未来》 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9.01 编委

  7) 《病理学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05 编委

  8) "百万药师关爱工程"系列教材《临床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编委

  【指南共识】

  作为核心组专家参与以下国家药品审评中心行业法规编写:

  1) 《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17年12月颁布)

  2) 《溶瘤病毒类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20年8月)

  3)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2020年9月)

  【获奖情况及荣誉称号】

  1) 1999年"免疫PCR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胃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第2完成人,第一完成人樊代明院士);

  2) 1999年"胃癌血清MG-Ag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第一完成人樊代明院士);

  3) 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功臣;

  4) 1995年获得军队总后系统"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5) 2000年首届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高校共100名);

  6) 2000年首届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

  7) 2000年获总后勤部"科技新星"称号;

  8) 2003年陕西省组织部"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9) 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10) 2006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级人选;

  11) 2008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临床科主任;

  12) 2009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卫生系统肿瘤内科学(生物治疗方向)学科带头人;

  13) 2012年获2011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奖;

  14) 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十百千""十"层次人选;

  15) 2013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16) 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17) 2016年获第三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京城好医生"获得者;

  18) 2017年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

  19) 2019年获第十三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龙志国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专科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周六或周日全天(请以当日出诊为准)

  从事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血液系统疑难、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恶性血液病进行免疫分型、残留病灶检测,淋巴结细针穿刺术,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治。

  诊疗特长

  从事血液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贫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治。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学术任职

  浦东新区临床用血质控组组长;浦东新区医学会血液专委会秘书

  行医格言

  善待生命,真诚行医

  

  戴振声 副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旅美访问学者、博士后。曾在新华医院血液科、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事血液病及输血相关临床、教育和研究工作。在贫血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的诊治及临床合理血液输注有丰富的经验。

  诊疗特长

  旅美访问学者、博士后。曾在新华医院血液科、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事血液病及输血相关临床、教育和研究工作。在贫血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的诊治及临床合理血液输注有丰富的经验。

  行医格言

  做人求心安理得,行医须战战兢兢。

  

  余明华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副教授; 医学博士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诊疗特长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工作经历,作为浦东新区卫生系统肿瘤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擅长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学术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科研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科普分会理事

  科研教学 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肿瘤基础与临床相关科研项目近10项,发表国际国内专业期刊学术论文40余篇。

  行医格言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专家门诊】=====

  龙志国 副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

  戴振声 副主任医师 周二上午

  余明华 副主任医师 周五上午

  地 点:门诊三楼

  

  肿瘤血液专科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地 点:门诊二楼肿瘤血液专病诊区

  

  肿瘤组联系电话:18930252650

  血液组联系电话:18930227326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