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康复医学科创立于1984年,1990年被确认为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为全国3个WHO/中国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之一,1997年设立了康复资源中心,成为同行信息交流的平台。目前学科带头人是陈红教授,现任同济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康复》杂志社主任、同济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德医学会康复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运动疗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保护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常务理事等。 陈红教授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青年首席科学家,荣获湖北省楚天学子,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同时担任国际期刊Stem Cell International专刊编委, Cell Regeneration编委,Current Medical Science编委,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编委等。
本科室现有2个病区,本部院区及光谷院区,共计106张床位。
本学科共有6个亚专科和中心,包括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康复(植物状态促醒中心)、干细胞基础及临床转化中心、脑卒中综合康复治疗技术研究及临床转化中心、脊髓损伤综合康复管理的研究中心、脊柱相关疾病规范化预防诊疗中心、神经电生理技术康复诊疗中心。我科拥有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康复医学科实验室、同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
本学科共有7位正高级职称医生,7位副高级职称医生,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共有16人在中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各学会担任正职/副职。黄晓琳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管理机构分会常委、湖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陆敏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高压氧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许涛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郭铁成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师协会常委、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及法人代表、湖北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常委、武汉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主任委员;刘雅丽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与康复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尤春景任中国神经科学会肉毒素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名誉主委;周宁任湖北省预防医学会预防保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征宇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评定学组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委会青年委员;韩肖华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与康复分会委员,湖北省针灸学会理事;徐江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脑成像与康复学组委员;王熠钊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黄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孟玲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勇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神经调控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手法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常委兼秘书;谢凌锋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青委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治疗性训练学组副组长。
本学科目前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
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评定、感觉与知觉功能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人体姿态稳定性分析诊断系统、动态姿势分析系统等);运动心肺及气体代谢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语言与吞咽功能评定(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失用评定、语言发育迟缓评定、吞咽功能评定等);认知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反射检查、诱发电位等)。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各种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和手法治疗,如深层肌肉电刺激、智能脉冲枪、冲击波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经颅磁刺激定位导航及重复经颅磁刺激、麦肯基力学诊疗法、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美式整脊、基于动静态姿势分析的脊柱系统力学诊疗技术、SET技术、德国施罗特体操、外骨骼机器人等);作业治疗;认知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吞咽直接间接训练、吞咽电刺激、环咽肌球囊扩张等);假肢矫形器治疗;传统治疗(针灸、推拿、牵引等);注射治疗(超声或肌电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等精准注射治疗);高压氧治疗;康复护理(吞咽功能、神经源性膀胱、压疮的康复护理技术等)。
诊治疾病包括:
1、脑卒中、颅脑损伤、脑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瘫等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痉挛等;
2、脊髓损伤、脊髓炎等所致的运动、感觉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3、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其他各种外周神经(腋、肌皮、桡、正中、尺、胫、腓神经)损伤等;
4、骨关节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以及骨折、关节脱位后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障碍;青少年脊柱侧弯、先天性足内、外翻等;
5、冠心病、慢阻肺等相关内科疾病所致心肺功能障碍;
6、产后、老年、泌尿系统疾病等所致盆底功能障碍;
7、炎症性疾病: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乳腺炎、关节炎、脓肿、麦粒肿、伤口感染、面神经炎(面瘫)、急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 8、皮肤疾病:各种疤痕、硬结、痈、带状疱疹等;
9、CO中毒、突聋等;
10、其他:肿瘤相关、外科手术后功能障碍等。
近十年来,本学科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取得成果如下:
1、2015年 “利用人多潜能干细胞研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获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主要完成人:陈红、钱坤、马丽香、胡宝洋、王柳、郝捷、张苏明、黄晓琳;
2、2020年 “以临床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立体化康复医生培养体系构建”获中国康复医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完成人:黄晓琳,陆敏,王熠钊,许涛,刘雅丽,郭铁成,陈红,徐江,李倩,罗璨,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