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1.基本情况: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由心内科病房、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导管室、心血管研究室、心电生理室等共同组成。先后获批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2.床位规模:医院心血管内科床位126张,其中重症监护(CCU)病床26张。近三年,科室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和优势,完成各项介入手术累计3000余例次,门诊量累计近10万人次,住院病人10000余人次,急诊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平均住院日7.0天。
3.人员团队:科室拥有专家学者和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良的医疗骨干队伍,现有医护人员79人,其中,医生24人,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6名。护理人员共54人,100%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学科带头人刘峰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心血管急重症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师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医学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第八届编委会编委,《Cardiology Plus》编委,《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委。刘峰教授1988年开始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2001年晋升心内科主任医师。专业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诊断和优化治疗,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1994-1996年赴美国Stanford大学和UCLA进修学习心内科及心脏电生理治疗,2005年赴印度Madras心脏中心研修,主持完成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5000余例(包括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包括ICD,CRT-D置入等)。刘峰教授现为苏州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州医学院心内科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4.设备配置:科室配有相关专业设备,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640层)、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3.0/1.5T)、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Carto-X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杂交手术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运动平板仪、64导电生理记录仪及中心监护仪、体外膜肺(ECMO)等心血管疾病诊疗设备。
5.临床特色:
(1)中国胸痛中心示范中心。胸痛中心侧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区域抢救的"绿色通道",心内科有3组具有丰富介入治疗经验的专业小组轮流值班,全天24小时待命,快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使得病人得到及时救治。2016年全国126家胸痛中心15项质量评比,我院胸痛中心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2017年创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院到球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最短9分36秒的记录。胸痛中心每年接受40多家医疗机构参观学习,并协助区域二级医院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建设胸痛中心。
(2) 房颤诊疗单元----苏州九龙医院房颤诊疗中心,开展房颤导管消融的治疗中心,江苏省第二家开展房颤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栓塞治疗,每年完成房颤导管消融术近百例,手术成功率较高。引进的CARTO 3房颤三维标测设备,可实现磁电双定位、快速精确影像化建模、高效优化的操作流程,成为房颤手术磁定位精确的基石,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7年开展零射线下慢性房颤消融术。
(3) 葛均波院士工作站----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心内科团队专家来九龙医院心内科查房、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提高九龙医院心内科医疗及科研水平,2016年,院士工作站共完成疑难手术30余例,在院士工作站的帮助下,苏州九龙医院的心内科手术医生逐渐掌握冠脉旋磨技术、CTO病变开通术等难度较大的心脏介入技术。
(4) 全球心脏急救计划—中国项目----苏州九龙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进行"全球心脏急救计划-中国项目"的同时,开展"用‘心’守护健康"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宣教,走进社区。通过心血管病专家与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讲解和指导,使他们了解心血管病的危害、预防、生活方式调整的方法及内容,怎样与专业医务人员合作、识别和应对危险胸痛。每年在社区进行约20场的宣教活动。
6.科研教学:本专科3年来共承担8项科研课题,获经费资助345 万;发表论著47篇,其中SCI 收录的第一(或通讯)作者论著4篇。主编/副主编专著4部。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已开展医学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刘峰教授现为苏州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州医学院心内科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7.其他:自2006年以来我科成功举办了9届"九龙心脏论坛"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如陈灏珠院士、葛均波院士、朱国英教授、霍勇教授、张澍教授、曹克将教授、蒋文平教授、徐成斌教授、郭继鸿教授、欧阳非凡教授(德国)、黄德嘉教授、蒋立新教授、刘旭教授等二十余位进行学术讲座,共同研讨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最新进展。每期论坛参会人员达到了6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