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创建于1946年,学科创始人陈廷刚教授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任我院副院长,最早在国内开展消化性溃疡药物调制的研究,并参与创刊《内科学报》(中华内科杂志前身)。近年来,科室在现任主任汪芳裕教授的带领下,秉承“厚德、精业、创新、至善”的院训,坚持“门诊做大,病房做精,内镜做强,教学做实,科研做新,管理做细”的科室发展理念,通过优化内部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教学、科研和卫勤保障综合实力。科室现为全国临床药理基地、省级重点专科,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高级内镜培训基地,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医学重点学科以及南京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等多所医科大学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招生学科,并分别于2018和2020年先后成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单位和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委单位。消化内科现有床位134张,包括原本部病区70张(含监护病房10张)、秦淮医疗区64张,每年平均收容约5000人次。
消化内镜诊疗始终是科室的优势和特色。我科早在1973年国内首批购置纤维内窥镜,并于1974年开展内镜下息肉电切,1976年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王年吉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的内镜诊治研究。近年来,科室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已开展超声内镜(EUS)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0余年,并于2007年起先后开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多环黏膜套切术(EMBM),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胃壁全层切除术(EFR)、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等前沿内镜手术,使大量的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早期癌以及黏膜下肿瘤患者免去外科手术的痛苦和减轻经济负担。此外,我科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结石取出术(EST)、胆总管支架置入退黄术、胆道子母镜和胆管癌射频消融技术(RFA)等相关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另外,科室在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治疗、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和腹水浓缩回输术等。腹膜活检术是我科诊断原因不明的腹腔积液的特色检查手段,为很多患者免去了剖腹探查或腹腔镜的创伤。食道、幽门狭窄的支架治疗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2012年始我科又成功开展了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目前已治疗一百多例次,取得了良好疗效。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一直是我科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点, 与国际同步的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类克)、阿达木单抗、维多利珠单抗以及 乌司奴单抗等生物制剂治疗重症及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已在我科常规开展,更多新的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也在我科开展临床试验并逐步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患者。我科利用内镜优势,开展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术后并发症如储袋窦道的内镜下针刀窦切开术(NKSi)治疗、肠管狭窄球囊扩张术等内镜下治疗均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又开展了克罗恩病合并复杂肛瘘的干细胞治疗,明显改善了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减少肛瘘复发率及手术导致的肛门失禁风险。与此同时,我科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统肿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胃肠病(FGIDs)和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消化内科实验室开展了针对肠道炎症性疾病的粪便钙卫蛋白检测;针对幽门螺杆菌(Hp)的13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以及唾液Hp检测;针对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疾病的24小时Ph监测和食管压力测定;针对小肠疾病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氢气/甲烷呼气试验等。
消化内科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内镜筛查、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先后获得国际、军队及省级科研基金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目前在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30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医疗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