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吴华专家团队简介

  吴华专家团队,由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吴华主任中医师作为首席专家。团队成员组成,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4名,形成了良好的学科建设梯队。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自1958年建科以来,经过全科员工的不懈耕耘,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资深专家,三级医师梯队建制完整,设备精良,极具特色的学科;以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是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医学二级学科。科室开展中医内科、妇科、心理卫生、风湿骨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睡眠障碍及亚健康状态等疾病的治疗,开展颈肩腰腿痛小针刀特色治疗,及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微创穴位埋线疗法,尤其对"三高"及单纯性肥胖疗效明显,同时开展传统针刺、艾灸、拔罐、推拿、药浴、中医定向透药、中频等近2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特色疗法。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近10部,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并获皇甫谧三等奖两项。并积极参与和推进医院"333"诊疗模式,及专科联盟及医联体工作,做好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结合我院建立的定点集训和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承担西北民族大学早期临床的中医见习教学任务、中医助理全科医师规培及中医相关专业实习带教工作。全科医生积极参与甘肃省精神卫生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甘肃省针灸学会贴敷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康复与疼痛专业委员会等相关协会并任主任委员等职务。

  吴华,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专业学士,从事临床工作35年,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二、四、五全天。

  金成强,主治中医师,中医骨伤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20年,擅长运用手法正骨、小针刀、水针疗法及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伤科疾病;善用中医经方治疗内科杂病。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黄敏,主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精神神经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14年,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精神神经疾病。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靳鹏超,主治中医师,针灸硕士研究生,从事针灸专业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传统针法结合微创穴位埋线治疗颈肩腰腿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亚健康调治等。

  张依恒,住院医师,中医临床专业学士,从事临床工作近5年,擅长中医内科常见病、各类筋伤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刘新宇,住院医师,中医骨伤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5年余,擅长中医正骨及康复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伤科疾病等。

  

  科室常见病和多发病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咳嗽、咽喉炎、体虚感冒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呃逆、便秘、胃肠胆道痉挛性疼痛及胃肠功能紊乱等。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头晕、高血压、中风后遗症、面瘫、失眠等。

  风湿痛症:颈、腰椎疾病、肩周炎、骨质疏松症、关节疼痛、神经痛、软组织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等。

  儿科疾病:小儿支气管炎、感冒、咳嗽、腹痛腹泻、厌食、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其他:单纯性肥胖、荨麻疹、痤疮等。

  

  

  中医适宜技术及特色疗法

  一、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用不锈钢毫针刺入适当的穴位,促使经络气血疏通,阴阳调和,脏腑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一种起效快捷、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疗法。我科开展了传统针刺、腹针、颊针、梅花针、电针、温针、嵌针等疗法。

  适应症:

  1. 头面躯体痛证——头痛、面痛、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肘劳、腱鞘炎、腰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2. 内科病症——眩晕、高血压、中风、面瘫、痹证、痿证、不寐、心悸、感冒、咳嗽、哮喘、呕吐、胃腹痛、腹泻、胁痛、便秘、癃闭、消渴等;

  3. 外科病症——湿疹、蛇串疮、神经性皮炎、痤疮、斑秃等;

  4. 妇科病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带下病等;

  5. 儿科病症——小儿支气管炎、感冒、咳嗽、腹痛腹泻、厌食、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6. 五官科病症——目赤肿痛、麦粒肿、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喉肿痛、牙痛等;

  7. 其他病症——慢性疲劳综合症、肥胖症、衰老、美容等。

  

  二、小针刀疗法

  是运用特殊器械(针刀)在病变处进行切割、松解,以达到松解粘连、解除不平衡应力、改善局部代谢环境、神经反射调节等祛痛治病的目的。是一种介于外科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主要适应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及骨关节疼痛。以其治疗时间短,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

  适应病症:

  1.颈、肩、背、腰及四肢关节痛

  包括颈椎病(落枕、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性颈椎病及混合型颈椎病),肩关节劳损、肩周炎及各种外伤及手术后留有肩关节功能障碍者,胸背筋膜炎、背肌紧张、后背发凉、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臀肌筋膜炎。

  2.四肢关节及软组织疼痛

  包括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肘管综合症、腕管综合症、腱鞘炎、腱鞘囊肿,弹响;髋、膝关节疼痛、踝管综合症、足跟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所致各关节功能障碍者。

  3.脊柱相关性疾病

  包括颈型胸痛,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且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病灶者,痛经等无器质性病变的妇科疾患。

  适宜人群:除癌性疼痛、全身性疾病未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血液病、精神疾患 、特殊体质及惧怕针刀治疗者以外的患者。

  治疗方法:针刀松解在门诊及住院部都可进行,数分钟结束治疗,1-3次为1疗程。

  疗效肯定:有效率达80%~90%,针刀治疗对许多慢性病及所谓的疑难病证有显著疗效,尤其是陈旧性疾病,保守治疗方法已很难治愈时,采用针刀治疗仍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三、艾灸疗法

  艾灸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常和针刺合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作用及其适应症:

  1. 温经散寒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

  2. 扶阳固脱 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等。

  3. 消瘀散结 气血凝滞引起的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4. 防病保健 常灸强壮要穴强身健体,抵御外邪。

  5. 引热外行 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

  

  四、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甚至瘀血。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温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同时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之一。

  适用范围:

  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面瘫、腹痛、消化不良、泄泻、月经不调、痛经、目赤肿痛、麦粒肿、带状疱疹、丹毒、疮疡初起未溃等。

  

  五、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古称按跷,是中国传统中医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六大技之一。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运用推、拿、按、摩、摸、接、端、提等特殊手法对穴位及阳性反应点进行刺激,从而达到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等防治疾病的作用。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落枕、扭挫伤、软组织劳损、脑出血后遗症、肌肉萎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小关节紊乱、骨折愈后功能恢复期、腱鞘炎、腱鞘囊肿、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感冒、早期高血压、头痛、失眠、呃逆、面瘫、偏瘫、截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乳腺炎、痛经等。

  禁忌症:

  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出血倾向、精神分裂症、结核病进展期、恶病质、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有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管炎、皮肤病者禁用;妇女孕期和月经期腰骶、腹部及下肢不宜按摩。

  

  六、微创穴位埋线疗法

  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基础上,结合生物材料发展起来的一种针灸治疗新方式;是一种微痛安全、快捷方便、绿色健康的治疗方法;是针刺疗效的持续与强化。临床上,穴位埋线根据病症特点,辨证论治,取穴配方,发挥针刺、经穴和"线"的综合作用,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病症。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头痛、耳聋耳鸣、面瘫、失眠、眩晕、高血压、

  中风后遗症、咳嗽、哮喘、胃痛、胁痛、腹痛、腹泻、便秘、癃闭、糖尿病、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皮肤病、遗尿、腰腿痛、痿证、单纯性肥胖症、疲劳综合征、延缓衰老、美容等。

  

  七、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若将药物贴敷在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称敷脐疗法。既有腧穴的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和消化道,可减少毒副作用。主要包括:冬病夏治三伏贴和冬病冬治三九贴等。

  适应症:

  1. 久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

  3. 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胃虚弱等儿科疾病;

  4. 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腰痛、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颈肩腰腿痛及骨关节疾病;

  5. 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虚寒性脾胃疾病;

  6. 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虚寒性妇科疾病;

  7. 畏寒、恶风等阳虚性体质人群。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