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我科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学科以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为特色,胸部、腹部、神经及五官综合性影像诊断全面发展。是国家 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关节病、脊柱疾病、骨与软组织肿瘤、基因异常骨病等肌肉骨骼疾病影像诊断及研究是特色。科室多次承办全国级骨关节影像新技术学习班,2013年承办了全国第十五届骨关节影像学术会议。科室负责人为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组全国委员。
多次参加编写卫生部规划教材,为5年制影像本科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1-4版编委单位,5年制临床本科教材《医学影像学》6-8版编委单位。并被选为规培研究生教材《肌骨系统放射诊断学》主编单位,已经交稿待出版。
科室5人获得博士学位,5人在美国进修学习1年。
科室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训:止于至善
主任:崔建岭教授
副主任:彭志刚主任医师,赵建教授
医师队伍:主任医师、教授7名(崔建岭、李石玲、孙英彩、何杰、赵建教授,彭志刚、李玉清主任医师),副教授5名(张敏、杜传国、张泽坤、孟令惠、于荭),主治医师4名(赵纳、张雪松、任贝贝、张力),医师2名(梁文华、张平),规培住院医师6名(段丽莎、韩殊曼、郑文松、史瑞清、刘莹、高垒)。
技术组组长:马晓晖主任技师、张英华副主任技师。
医疗
科室设备齐全先进,可进行各种临床检查项目。
主要设备:
128层螺旋CT 机(德国西门子公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
64层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m 64)
16层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on 16)
16层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BrightSpeed)
高场超导型磁共振机3.0T(德国西门子公司Verio 102×32)
高场超导型磁共振机1.5T(德国西门子公司Symphony)
高场超导型磁共振机1.5T(德国西门子公司Avanto 76×32)
高场超导型磁共振机1.5T(美国GE公司Optima MR430s)
开展检查项目:
一、CT(Computed Tomography)
1.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
2. 各部位血管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CT venography,CTV)
3. 全身CT成像用于外伤昏迷病人
4. 肋骨和肋软骨CT成像
5.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
6. 骨密度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
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1.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
2. MRI检查关节病变
3. MR关节造影(MR arthrography)
4. MR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
5.MR 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imaging,MRPI)
6. 全身"类PET"成像(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体检的最佳选择
7. 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8. 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血管壁斑块分析
9.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10.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功能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 )
11.动脉自旋标记 (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
12.颞颌关节磁共振成像
三、介入诊断及治疗
CT引导下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教学:
科室重视教学。承担河北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5年制本科、影像医学5年制本科、预防医学本科、法医学本科、康复医学本科等的影像教学工作,以及规培住院医师、规培研究生及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陈勇老师2007年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2008年获"河北医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2011年6月获"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011年12月获"全国首届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这是河北医科大学首次获得的奖项。赵建在大会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上发言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
自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6名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68名,13名在读。2011年开始接收印度留学生为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
科研:
科室近7年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 10部,参与编写学术著作9部。为卫生部21世纪全国影像学规划教材、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影像学教材和教育部影像学研究生教材编写的编委之一。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6项。该中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课题22项,其中3项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的第 一作者有13位,有知识产权的9篇,包括BJR、CJR、PLOS One、Acta Radiol、Korean J Radiol等,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259,中文核心期刊28篇,中华系列论文13篇。本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MRI新技术
2.肌骨肿瘤、创伤、关节病影像诊断
3.CT/MRI血管成像、血管壁成像
4.分子成像(molecular imaging)等。
![百度健康](https://med-fe.cdn.bcebos.com/health-pc/doc-icon-bottom-logo.pn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resize,w_1242,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