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中医脾阴理论体系"研究
1、首创"脾阴是后天之本的本中之本"等学术思想。中华脾阴学派核心团队学术带头人。
2、撰著出版国内外第一部中医脾阴学专著。
3、脾阴理论被收载全国高等院校教材(2013年版)。
4、代表作被摘载《四川省中医药继续教育教材》(1999年版)。
5、本人及论述被载入《中医年鉴》(首卷本)。
6、科研项目多次获奖(1989—2015),传承项目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中医内科历史上第一个"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被省政府公布为中医内科史上第一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7、通过脾阴理论的创建,促进了中医藏像理论的继续完善。创拟以脾阴调治为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治疗胃癌、胰腺炎等危重病、疑难病,攻克了一批疑难疾病的历史难题,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
二、研究"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等新理念
因广泛深刻的影响,"中国中医药文化第一街"将这一命题在桂林崇华中医街铸建起"定海神针",成为国内迄今唯一的医训地标,被评价"用一个命题表达了中国临床医学新理念,起到了引导临床医学思维理智回归的重要作用"。
三、学术研究
1、率队创建脾阴学派第一个国重专科(2012-2015),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16)和"四川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
2、培养出多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继承人,带教出乐山第一代中医博士,形成"川派脾阴学派名医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