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我院神经内科始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贵立鳌教授,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1974年,我科研制的癫宁片应用于癫痫的治疗,就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986年由贵立鳌教授牵头的有关病毒性脑炎(当时称为散发性脑炎)的研究成果,获得宜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贵立鳌教授、龚乃祥教授、王世绪教授、汪应瑞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科不断发展壮大。现拥有床位45张,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硕士6人,护理组18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完善。
科室现有各种先进性检查治疗设备:数字视频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TCD〉、肌电图及诱发电位,全身螺旋CT、磁共振〈MRI〉扫描,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吞咽功能障碍;面瘫治疗仪治疗面瘫等康复设备。
多年来,我科紧跟飞速发展的医学科学,不断学习国内国外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大胆借鉴创新地应用于临床,使我科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过去很多的疑难杂症、少见病罕见病都被清楚诊断。如:Wernicke 脑病、Arnold-chiari畸形、Moyamoya病、自身免疫性脑炎、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硬化,水通道蛋白病,脑膜癌病等。
特色医疗:我科集临床、科研、教学、疾病预防于一体,不断发展壮大。下设脑血管病、神经感染与免疫、癫痫及运动障碍疾病治疗小组。开展了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手法复位诊治眩晕、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神经痛、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等特色治疗。我科开展的脑梗塞超早期溶栓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按照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及早期的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使脑中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致残率明显下降;在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上采用灵活的综合方法和心理疏导,使帕金森氏病人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我科与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合作,成功地开展了脑血管造影,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各种头痛、重症肌无力、各种眩晕症、各种肌病、运动神经元疾病、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等的诊治中,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治疗方法。
科研创新:神经内科在基础和临床科研中,大胆构思,敢于创新,全科在《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药房》、《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比如《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黄连素抑制JNK激酶活性缓解Aβ诱导的细胞凋亡》、《黄连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等。并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多项,其中,《三七总苷(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癫宁片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三七皂苷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MMP-9的影响》、《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神经心理学监测》获宜昌市科技成果。
神经内科就诊范围:
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各种眩晕症;
癫痫:癫痫部分性发作、癫痫全面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脊髓炎;
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氏病、小舞蹈病、特发性震颤;
神经、肌肉性疾病: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硬化、周期性瘫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面神经麻痹;
各种疼痛:各种头痛、三叉神经痛、腰腿痛;
其他:颈椎病、睡眠障碍、神经症、痴呆等;
神经内科科主任简介
汪应瑞,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共党员。1982年8月毕业于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本科。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学习并获硕课程班结业证。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学习一年。担任宜昌市神经内科常务委员,宜昌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从事临床教学工作近30年。2011年获宜昌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湖北省卫生厅评为"群众满意的医务人员"。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治,在神经科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等杂志发表多篇的医学论文,《癫宁片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宜昌市科技成果《三七总苷(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在癫痫病防治上有一定研究。
![百度健康](https://med-fe.cdn.bcebos.com/health-pc/doc-icon-bottom-logo.pn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resize,w_1242,limit_1/quality,q_85/format,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