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一、建置·沿革

  急诊科位于门诊医技综合楼0层北侧。2010年下设急诊内、外科。设有分诊台、抢救室、内、外、神经内等6个医生诊查室,清创室、手术室、急诊综合病房、急诊观察室(总床位14张)、急诊输液室、急诊收费、急诊化验、急诊药房、急诊B超、急诊放射等多个区域。抢救室设有抢救床位3张,面积15 平方米/床。

  2011年9月,急诊内、外科病房分开管理,急诊内科病房床位7张,急诊外科病房床位10张。2014年10月,急诊外科病房由门诊0层搬到门诊医技综合楼六层,床位50张;急诊内科病房床位增至14张。2017年9月,抢救室改造,抢救床位由原来3张增加至6张,并设立急诊监护病房(床位11张),进一步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需求。

  二、工作概况

  急诊科门诊分A、B、C三区,根据病情实行分区就诊,践行ABC构建模式以及"病患不动,医护动"的服务理念。急救车到达急诊科需要立即抢救的危重患者立即送入A区(抢救室),不经挂号、分诊,即刻展开抢救;需要加强监护的患者立即送入B区(ICU);普通急诊者则到C区(急诊门诊)就诊;这样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开设胸痛、腹痛、脑卒中等多条绿色通道,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就诊通道畅通无阻。配备德国进口可移动、可升降的抢救车床,床旁设有可移动双臂吊塔,可放置抢救设备和仪器。配备有多功能除颤器、心肺复苏仪、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洗胃机等先进设备。

  急诊科病房内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及呼叫系统,除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外,还能进行有创的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检测。独立开展了各种动、静脉穿刺置管术、气管插管术、漂浮导管、血液净化、急诊PTCA术、临时起搏术、主动脉内囊反搏术、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等。

  急诊内科

  一、建置·沿革

  急诊内科位于门诊医技综合楼0层北侧,开放床位14张,主要收治常见内科急危重症患者。

  二、人员结构与变化

  现有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6人;博士3人,硕士10人。

  三、工作概况

  (一)业务发展概况

  急诊内科包括门诊和病房。门诊分A、B、C三区,根据病情实行分区就诊,并开设胸痛、腹痛、脑卒中等多条绿色通道。2013年10月,开展冠心病介入工作,尤其是急诊冠脉介入,大大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2010—2017年,承担本专科见习实习500人次,培养研究生3名,接收进修医师70人次,培训规培医师100人次。

  (三)科研与学术交流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等3项科研立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6人担任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

  急诊外科

  一、建置·沿革

  2011年9月,急诊外科成立,病房位于门诊医技综合楼0层北侧,编制床位10张。

  2012年3月,编制床位增至17张。

  2014年10月,病房由门诊0层搬到门诊医技综合楼六层,编制床位50张。门诊医师由大外科医师轮转,病房由骨创伤科管理。

  二、人员结构与变化

  现有医师16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5人;博士7人,硕士8人,本科1人。

  三、工作概况

  (一)业务发展概况

  科室成员均接受过严格、系统、先进的规范化技术培训和创伤骨科、显微手足外科等专科培训。

  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严重创伤(濒临截肢伤)高凝状态,多发伤救治,延迟性四肢大血管伤救治,骨与软骨修复,利用组合皮瓣、复合皮瓣、肌皮瓣、肌骨皮瓣等修复各种创面、骨缺损、骨不连等。

  收治各种类型的新鲜及陈旧骨折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胸腰椎、骨盆髋臼及四肢骨折,关节急性损伤,脊柱和四肢骨折的畸形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疑难病症。兼治颈椎病、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膝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

  开展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微创固定四肢、骨盆骨折等复杂多段骨折,骨搬运技术治疗骨缺损,微创髓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等项目。借用3D打印技术开展了多种骨创伤手术的微创治疗。利用伊氏架、泰勒架进行创伤后遗症矫形。掌握顺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膝或小腿近端高能创伤软组织缺损等新技术。开展复杂多发伤救治等系列研究。

  初向全2016年获评青海省海北州卫生计生委"优秀援青工作者"及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获评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及省总工会"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技能标兵"。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承担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等多所高校医学生实习及研究生培养的教学任务。承担进修医生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来自省内外各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医师30余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40余人。

  2015年,张春明入选医院第三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对象。

  2017年,初向全入选医院第四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对象。

  (三)科研与学术交流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等7项科研立项。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 论文17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专利1项。6人担任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2012—2017年共举办6次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