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1、 人员构成
防保科共有医务人员 6名,医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名 。
2、 承担工作任务有
传染病疫情管理
a、主要负责本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b、负责督导地段疫情管理工作。
c、负责督导地段疫情消毒管理工作。
3、 负责控制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4、 承担本院及地段计划免疫工作
5、 承担本院及地段妇幼保健管理工作
6、 承担本院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7、 负责本院及有关公益性健康教育工作及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
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负责本院职工和家属的医疗保健工作:掌握院内外疫情动态,按不同季节和疾病发生规律提出预防措施,供院长决策,并指导监督落实,协助防疫部门做好本住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二、负责本科人员临床与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三、接受上级下达的科研任务,开展适合本科特点的医学研究。
四、负责本院计划生育管理、指导、督促、检查工作。
五、负责本院妇幼卫生、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并协助和指导地段妇女病防治和围产期保健的开展。
六、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负责本院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疫情统计报告。
七、承担本院多发病的预防及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八、积极参与并指导医院的爱国卫生运动、负责督促、检查、指导本院清洁卫生和污物污水处理工作,并健全有关制度。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设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二、医院公众场所设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要求有文字、美术设计、底稿制作人、时间、期刊数,每季度举办更新一次健康教育专栏。(全年不少于4次)
三、健康教育工作须有专人负责,要求有记录,门诊咨询人数统计。
四、各科门诊应对病人及时开健康教育处方,予以指导。
五、各临床科室健教专栏应针对科室的业务设置内容、美术设计、底稿等内容。
六、对出院病人及时开好健教处方,并保留依据随病历存档。
七、查阅整体护理档案。
八、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每年不少于一次,培训率>95%,知晓率>80%。
九、每年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一次,以便了解病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
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一、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区防疫站。
三、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向区防疫站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四、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肝、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于12小时,农村于24小时内上报防疫站。
五、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人时,于24小时内上报区防疫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六、以上乙丙几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上报区防疫站。
七、责任疫情报告人应认真、详细、完整完成卡片填写。
八、应按旬、月,对相关传染病进行汇总。
九、发现确诊、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时,立即上报区防疫站。
十、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对隐瞒、缓报、谎报疫情者区站将依据法律法规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疫情上报工作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疫情管理工作。
二、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三、医务人员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按规定向防保科报告,由防保科审核,并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四、发现传染病流行及突发传染病流行时,应立即向防保科报告,由防保科专干进行调查、审核,立即报告院领导,并在2小时内电话或网络直报。
五、疫情报告人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法定时限每日向区疾控中心如实报告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漏报疫情,报告率为100%。
六、对所报出的疫情必须详细登记,并做好自查工作,以免漏报或错报,如出现责任问题,后果自负。
疫情网络报告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央、省、市、区有关防治非典文件要求和疫情报告网络直报专项要求,保证疫情报告高效、快速、通畅上报,做好我院疫情信息按时报告、分析指导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对各种疫情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发现疫情迅速上报。
二、疫情专报人员熟练掌握疫情信息的采集、录入填卡上报工作。
三、使SARS疫情网络专报系统畅通,要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四、我院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必须按报告程序及时用网络、电话、传真、填卡等方式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区防疫站。
五、及时做好我院上报任务,填写非典或疑似非典病人报告卡时,要认真仔细,不能有缺项、漏项,并填写详细,经检查无误后,于2小时内上报区防疫站,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六、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疫情或上报延迟的,将依照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
七、为了保证疫情网络畅通,报告及时,专机、专人、专用,任何人不能擅自上机。
疫点和疫源地的消毒处理办法
1、各科室负责所属区域的预防性消毒工作以及对传染源污染的场所进行疫源地消毒,包括病人或者带菌(病毒)者吐泻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品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2、生活饮用水、污水和医院污水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消毒:
(1)饮用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加氯消毒,余氯应当达到0.3-0.5毫克/升,即加氯1-4毫克/升、漂白粉4-16毫克/升,消毒30分钟;或者加碘8毫克/升,消毒10-20分钟;也可加臭氧0.5-1.5毫克/升,消毒 5-10分钟,方可饮用。
(2)生活污水应当用10-20%漂白粉(或者用5-10%三合二,也可用3-6%次氨酸钙),加氯10-70毫克/升进行超氯消毒。
(3)医院污水应当进行超氯消毒。受到肠道病菌污染时,消毒时间不少于60分钟;受到肝炎病毒污染时,消毒不少于120分钟;受到结核杆菌污染时,消毒时间不少于90分钟、医院污水处理后的余氯应当达到6-8毫克/升。
3、餐饮具洗净后,必须用洗水蒸煮20-30分钟,或者用0.5-1.0%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或者用次氯酸钠、清洗消毒剂(含有效氯100-500毫克/升)浸泡5-10分钟后冲净;或者用140-150℃的远红外线照射15-20分钟。
4、手消毒应当用0.2%过氧乙酸,或者75%乙醇,或者0.l%季铵盐类浸泡l-2分钟后用肥皂和流水将手洗净;或者先用2%碘酊后再用75%乙醇擦拭,或者用0.5%洗必泰溶液擦拭。
5、服装、被单等个人物品应当使用煮沸和流通蒸汽消毒,或者用消毒液浸泡;甲醛熏蒸;书籍、服装、皮革制品、电器等怕湿、怕热和怕腐蚀的物品,用环氧乙烷熏蒸,或者在阳光下进行曝晒。
6、医疗器材应当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消毒:
(l)注射器使用高效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洗净包装后,再用121℃的压力蒸汽作用30分钟灭菌;
(2)注射针头、采血针,必须在先煮沸消毒15分钟、洗净包装后,再用压力蒸汽(121℃,30分钟)进行灭菌;
(3)体温表用1%过氧乙酸溶液或者0.5%碘伏溶液擦拭,再放入75%乙醇等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4)手术器械消毒后洗净,再用煮沸或者压力蒸汽等方法进行灭菌;
(5)压舌板用高效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用压力蒸汽等方法灭菌;
(6)橡胶制品应当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7、交通工具和室内表面的消毒,应当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种类选用适宜的消毒剂,按照由外向里的次序依次对门把手、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再由里向外分别对家具、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
室内空气的消毒可采取自然通风方法进行空气互换,也可用紫外灯 1瓦/立方米,每次照射 40-60分钟。
8、室外污染表面,采用器械喷雾或者喷粉消毒。喷雾采用0.5-1.0%(温度高于20℃)或者1.0-2.0%(温度在11-20℃时)三合二等溶液,用药0.5升/平方米,消毒30分钟。采用喷粉机喷撒或者直接撒布次氯酸钙、三合二或者二氯异氰尿酸钠干粉消毒时,用药10-20克/平方米,消毒1-2小时;或者漂白粉20-40克/平方米,消毒2-4小时。
9、受传染病原体污染的粪便一般加人10-20%漂白粉乳液,用量为粪便的2倍,也可加人漂白粉干粉,用量为粪便的五分之一消毒;污染的尿,每100毫升中加漂白粉3克消毒;被病毒性肝炎污染时应当消毒6小时,被其他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是应当消毒24小时;受其他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可加入等量10%-20%漂白粉乳液,或者加入五分之一量的干漂白粉,或者加入等量 1%过氧乙酸,消毒 2-4小时;或者用纸盒盛装焚化。
上机报卡审核查重制度
1、防保科收到卡后,首先需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并确定诊断是否符合标准。如有疑问的卡片须及时向填卡人查询与核对。
2、录入网络系统前进行查重,确定本院无重报时再进行录入。
3、每日对当天的疫情报告进行查重,如发现有重报,应立即删除,仅保留一张报告卡即可。
食品安全检查及考核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索证制度。
二、食堂管理人员应每日对所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如发现霉变、油脂酸败、腐败变质、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感观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食物禁用。
三、冰箱内储存的食品应做到生熟分开放置,定期除霜,清洁并做好记录。
四、餐具用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五、食品库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超过保质期的物品及腐败变质食品原料。食品应分类分架放置,距离地面、墙壁约30公分,注意经常通风。
六、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防蝇、防鼠、防尘、防潮设施及通风、排油、排气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七、工作时间必须衣帽整洁,个人卫生良好。
八、每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每次30分钟,做好记录。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从事食品卫生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卫生健康证方可上岗。
二、保持室内外整洁,要采取必要的防蝇、防鼠、防尘和防其它昆虫的措施,并与有毒、有害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四、贮存食品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勿直接放于地面,防止食品污染,直接入口的食品应有小包装或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五、食堂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操作时必须衣帽整洁,直接入口食品必须使用餐饮工具。
六、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对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及混有异物的食品或感官异常可能造成对人体健康有害食物不能出售。
食堂岗位责任制度
一、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从事食堂工作。
二、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岗前培训证方可上岗。
三、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五四制,加强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勤换工作服。
四、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生熟食品分开放置,以免交叉感染。
五、上岗时洗手,做到衣帽整洁,接触熟食品和分发饭菜时,应戴口罩,洗手,戴手套。
六、从业人员入厕前脱去工作服,入厕后必须洗手,方可操作食品。
七、每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每次30分钟,并做好记录。
八、严格遵守食堂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食堂检查考核制度
一、检查内容: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灶具卫生,并坚持每日清洁,每天检查制度。
二、环境卫生每周大扫除一次,并进行检查登记。
三、每周安排一次业务知识学习,一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食堂办负责。
四、加工食品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每日检查。
五、饮食机械的使用,水、电坚持每日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检查。
六、对库存物资,合理使用,定期检查,腐烂变质物品绝对不得使用。
七、库存食品按规定不得靠墙,间隔30厘米;不得就地存放,离地面30厘米。
八、每日检查餐具消毒是否运转正常,并进行登记。
食物中毒报告制
一、从事食堂卫生工作的各类各级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或发现可疑食物中毒的事件或现象时,首先留取食物样本,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任何人不得隐瞒、谎报。
二、如因食物中毒处理不当或不报告而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报告程序
食堂管理人员 → 主管科室负责人 → 防保科 → 区卫生防疫站
传染病疑似病历追踪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管理人员或代班人员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历,应主动向首诊医师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将疑似病历详细记录于传染病疑似病历报告登记本,便于进行追踪管理与报告,避免疫情漏报。
三、传染病管理人员或代班人员应每日与大夫取得联系,询问疑似病历修订情况。属法定传染病报告病历的督促大夫予以报告疫情,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记录订正时间与报出时间,并签名。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
由首诊医生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 同时通知防保科传染病疫情专报人(陈西安)→ 防保科疫情专报人接到通知后取卡 → 审核 → 编号 → 登记 → 上机录卡或用其它通讯方
式 → 向雁塔区卫生防疫站报告
报告时间:
1、甲类传染病须在2小时报告至雁塔区卫生防疫站。
2、乙类传染病须在6小时报告至雁塔区卫生防疫站。
3、丙类传染病须在12小时报告至雁塔区卫生防疫站。
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
传染病疫情管理专干每日认真检查核对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卡、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登记等相关疫情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1、传染病专干每日到门诊收取、查对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登记、网报。
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准确,无漏报、错报,字迹清楚,每缺一项处罚人民币5元,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3、门诊日志登记完整,每缺一项处罚人民币2元,由首诊医生承担相应责任。
4、各病区自联传染病病人由当班医生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门诊日志,发现漏报一例处罚人民币50元。
5、对新收治传染病隐瞒、谎报、缓报,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法律责任。
妇幼统计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一、应及时建立妇幼统计台帐,并完整保存各种统计资料、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二、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即季报、年报。
三、各类台帐、报表,要求填写准确、规范、完整。
四、严格执法,不得有迟报、漏报、拒报、篡改报表数据等违法行为,根据情节,综合扣除当月奖金50元。
五、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分析、保存辖区地段的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并及时进行抽查、核实,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实施《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严格执行各级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条例,照章执法。
二、管理范围,凡本院职工,在本院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员。
三、计划生育管理组织由院领导负总责。下设计划生育办公室。
四、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施科室主任负责制,负责本部门的计划生育工作。
五、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有关规定的科室(班组)两年内不能被评为先进集体,本人年内不得被评为先进个人,不得定为考核合格等次。并与考核奖金挂钩,情节严重者提交院党委研究决定,分别对科室及个人给予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
六、凡符合婚姻法规定年龄,男24周岁,女22周岁,结婚者,经人事科、院计生办及所在科室,审核批准方能享受婚假。
七、凡我院职工接受节育手术的凭手术证明,按规定享受假期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持证明在计勤、备案)。
八、已婚已育者必须采取有效的节育措施,否则接受人流手术后,假期按事假处理,因避孕失败造成怀孕并行人流手术者须持医院证明,可享受计划生育假一次,假期按公休假对待。
九、夫妻一方在接受节育手术期间,经医院证明,确需另一方护理者,可给护理假7-10天,假期待遇同受手术者相同。
十、未到法定年龄或非法生育者,视为计划外生育,按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产期休假规定,晚育者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正常产假90天外增加产假15天,剖腹产增加产假15天,产假期间办理独生子女证者增加产假30天,共计150天。假期按工修假对待。
十二、计划生育休假规定
(1)产假期间采取计划生育措施者(上环)持医院证明,为其家奖励休假7天,否则依照医院证明修假,假期按工修假对待。
(2)未采取计划生育措施行人工流产者不得享受计划生育修假规定。
(3)因其他因素符合生育二胎者,享受产假56天。
(4)婚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正常婚假3天外,晚婚者增加修假20天,共计23天。
十三、独生子女费的发放规定,按照办理独生子女证时间计算,过期不予补发。
十四、对侮辱威胁殴打从事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或故意毁坏其财产的阻碍计划生育干部依法执行公务者,由公安机关依法照治安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1、流动人口纳入常规管理,享受与常住人口同等的管理与服务。
2、流动人口实行婚育证管理制度,必须持证,并与用人单位鉴定生育合同。
3、流动人口必须服从住地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4、流动人口、用人部门负责其计划工作,并与医院鉴定计生责任书。
病房健康教育制度
一、 病区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并能按时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教育会议及业务指导。
二、 各科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定期维护、及时更新,每季一次,内容丰富、设计美观,并保留文字及美术底稿。
三、 开展入院介绍、住院教育、出院指导系列教育,记录全面。
四、 每月对病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一次,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并填写记录表。
五、 开展控烟教育,有醒目的控烟标志、控烟宣传及控烟措施。
六、 每季向本科职工提供卫生科谱知识资料,组织参加院内培训并接受考核。
七、 组织撰写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处方,以多种渠道向病人及社会人群发放。
八、 配合完成病人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九、 协助院方开展卫生下乡、科谱宣传活动。
餐具洗消卫生制度
1、严格遵守洗消程序,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保证洗消过程中不交叉污染。
2、要正确掌握餐具消毒时间和消毒温度在红外线消毒柜内消毒15~20分钟,切实达到消毒目的。
3、餐具消毒人员必须将消毒后的餐具定点放置在密闭保洁柜内防止二次污染。
4、回收餐具人员不得将餐具随地堆放,及时清洗干净进行餐具消毒。
5、保洁柜内只能存放已消毒的餐饮具,禁放其他物品。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一、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生切实负责,认真熟实填报疫情卡。
二、报告卡填写要求及时、准确、完整,不得有误。
三、各有关部门要妥善保存相关疫情资料,不得丢失,不得随意销毁,档案资料保留期限为3年。
四、对本单位诊断的传染病要进行登记,要求登记时间、登记人签名、传染病报告时间、报出时间等。
五、每年对本院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测试1次。
六、按时准确上报传染病疫情任何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七、对隐瞒疫情造成传染病流行者,将依法严究法律责任。
除四害工作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除四害工作通知。
二、结合传染病预防工作做好春秋两季除四害工作重点,做好灭鼠、灭蟑工作,并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使督导落实。
三、按照国际要求须连续监测7天,按照老鼠吃多少补多,吃完加倍增补毒饵的投药原则及时补增毒饵,同时做好监测记录。
四、每年5月份—10月份做好除四害工作,根据四害孳生情况及时喷洒药物,重点开展灭蚊蝇工作,降低四害孳生场所及传染病传播。
五、随时检查防蚊、防蝇、防鼠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缮。
六、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防保科监督落实情况,确保除四害工作达标。
冰箱管理制度
1、电冰箱要有专人管理,冰箱主要用于生物制剂的贮存,不能乱放其它物品。
2、可根据疫苗需贮存温度,分放在冷藏、冷冻室。
3、冰箱内放置疫苗不能太满,当霜层增厚时要按时除霜。
4、停电时尽量避免开冰箱门,平时要放置部分机动冰块,以备突然停电时助冷,并要记录停电时间。
5、建立测温制度,每日两次,按时记录,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冷链室工作制度
1、计划免疫—冷链工作由专人负责,无关人员谢绝进入冷链室。
2、全区实行冷链运转,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运转前准备工作,制作冰排。
3、疫苗的贮存、运转应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进行。设备干净整洁,定期做好"刮霜""休霜"等维护工作。
4、疫苗出入库时,应校对批号、效期、生产厂家,出库时应有帐目,做到帐苗相符。
5、疫苗领取或分发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
6、疫苗应按品名、批号(失效期)分类存放。
7、疫苗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疫苗和冰箱或箱壁之间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并积极宣传。
二、根据时令季节的变换,及时举办传染病防治专栏或制定宣传资料等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为广大公众及患者提供必要的防病知识,提高健康水平。
三、防保科每年组织宣传不得少于6次。
四、病房每年举办健康教育专栏4次,每月及时为患者开展健教讲座1次,要求根据住院病人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并做好记录。
五、每年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管理知识培训2次,并进行测试。不合格者再培训,合格为止。
六、对新调入人员须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目的,熟悉了解疫情报告等相关知识,并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对拒绝培训者,提交传染病管理小组研究处理。
八、以上健康教育宣传培训资料保存期限3年。
预防保健科长工作职责
一、 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预防保健工作。
二、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开展卫生防疫,对病人进行疫源地管理及流行病学调查。检查指导消毒隔离工作。
三、负责本院及院外地段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开展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系统管理
四、负责本院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五、执行计划免疫管理制度,准确及时掌握接种对象,按时开展计免接种,开展免疫效果监测。
六、负责本院虫媒生物防治检查督导管理工作。
七、开展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宣传指导检查。督促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八、负责起草制订本院全面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
九、负责本部门各项工作总体、计划、活动安排等工作。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职责
一、在医保部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二、了解国内外健康教育发展动态,结合本科具体条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逐步提高工作质量及业务技术水平。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四、负责健教宣传器材用品的请领、报销和保管等工作。
五、定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的宣传,经常征求病员和各科室的意见和要求,以改进工作。
六、负责宣传资料和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等项工作。
七、对所掌握的资料应进行编目、登记和索引工作,以便及时提供科研、教学资料的使用。
八、完成科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妇幼卫生计划生育专干工作职责
一、 承担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
二、 承担本单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三、 定期开展以乳腺癌、宫颈癌为主的妇女病普查工作。
四、 定期开展育龄妇女的孕情检查工作,作好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宣传及指导。
五、 承担本地段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与信息上报工作。
六、 承担本地段孕产妇、儿童死亡检测工作。
七、 负责拟定所承担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总结等。
八、 做好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档案管理。
九、 配合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
十、 协助科长做好其它工作。
计划免疫专(兼)干工作职责
一、 承担医院职工、家属免疫工作。
二、 负责制定本单位计划免疫工作,计划、总结等工作。
三、 负责并参与健康教育知识、防病等宣传工作。
四、 负责部分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
五、 负责计划免疫工作资料收集,档案管理工作。
六、 负责本院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七、 承担传染病法规贯彻、落实、执行工作。
八、 配合协助做好本院传染病管理等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
九、 协助科长做好其它工作。
健康教育(兼)职人员职责
一、根据预防为主方针,围绕卫生工作和群众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组织指导全院健康教育工作。
二、对本院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形式等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
三、收集和编写健康教育的文字形象资料,及时制作全院各种标牌标志,并参与和指导悬挂、张贴,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工作。
四、积极配合做好爱国卫生活动,防病灭病,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环境保护等工作。
五、负责健康教育资料收集,档案管理工作。
六、负责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工作。
七、兼管传染病管理工作。
附: 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 开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教育。
二、 开展常见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 生活卫生保健教育。
四、 心理卫生保健教育。
五、 科学锻炼身体教育。
六、 爱国卫生及消毒、杀虫、灭鼠等知识教育。
七、 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晚婚、晚育教育。
八、 康复医学知识教育。
医疗卫生新科学、新技术宣传教育等。
传染病管理专干职责
一、承担本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二、承担传染病防治法规知识,贯彻、落实、执行工作。
三、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
四、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分析,统计工作。
五、负责卫生防病宣传工作。
六、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的拟定、总结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资料收集,档案管理工作。
八、负责本院医务人员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工作。
九、协助科长做好其它工作。
卫生管理专干(兼)职人员工作职责
一、承担全院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治检查、督导、考核工作。
二、负责拟定医院卫生、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总结、阶段工作安排、实施等工作。
三、负责本院食品卫生督导管理工作。
四、做好本单位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五、配合并协助做好本科室其他工作。
六、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及存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