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概况】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脾胃病科成立于2011年11月。现作为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5年成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成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2019年被评为医院"A"级科室。
大学城脾胃病科由住院病房、内镜中心、专科门诊、科研团队四部分组成。共开放病床21张,1个内镜中心,面积约700m2,内含胃镜室、肠镜室、ERCP室、小肠镜室、超声内镜室、胶囊内镜室、胃肠动力室等。专科年收治住院病人数达1700余人次,年门诊量达4万余人次,消化内镜诊疗人数达25000余人次。专科现拥有奥林巴斯290、富士蓝激光等内镜中心处理器4台,华南地区第一台飞利浦数字胃肠机1台,电子胃镜、肠镜各10余条,十二指肠镜1条,超声内镜1台,胶囊内镜1台,单气囊小肠镜1条,胃肠动力检测仪1台,24小时PH监测仪1台,13C呼气和甲烷氢气呼气检测仪各1台。
科室现有医护30人员,医师有16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住院医师6人,其中获得专科博士学位8人,专科硕士学位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导师2人,国家中医药学术继承人2名,获得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培养人才称号2人,医院拔尖人才称号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名,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1人,杨春波国医大师弟子3人。入选岭南名医录1人,羊城好医生1人。
【科室特色】
1、科室专科特色鲜明,在中西医诊治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消化道良性肿瘤内镜切除、小肠疾病、胆胰疾病、消化道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专科已熟练开展了内镜下止血术、食管扩张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消化道良恶性梗阻支架安置术、胃造瘘术、双镜联合(腹腔镜+电子肠镜)下肿物切除术、超声内镜检查及穿刺术、胶囊内镜检查术、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术等多项内镜诊治手术以及胃肠动力测定、食道PH值测定等多项胃肠动力诊断技术,年四级手术近400台,先后在医院率先开展内镜新技术10余项,内镜综合水平处于同行先进水平。
2、坚持以中医为主治疗脾胃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和中医药预防胃肠道息肉复发等;其中运用"血三脏"理论辨治肠易激综合征,备受同行和患者认可;并继承国医大师杨春波"湿热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同时,开展了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子午流注等中医特色疗法,中药封包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消胀止痛、温中散寒等功效,可以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耳穴压豆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可以改善焦虑抑郁、失眠等不适;穴位贴敷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用于胃痛、腹痛、泄泻、便秘等疾病的治疗。
3、科室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厅4项等多项科学研究工作,是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消化方向负责单位,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科研创新团队"。近8年来,科室共获得科研经费700余万元。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收录4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20余篇),主编专科著作4部,共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0名。
【人才梯队】
科主任及团队负责人:黄绍刚
科室主治岗位医师:李建华、张海燕、陈君千、胡丽娟
科室住院医师:黎颖婷、林晓丰、黄马养、潘琪谋
科研团队成员:吴皓萌、秦书敏、郑欢
护士长:何文芳
主管护师:李观蓝、钟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