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放射损伤救治科

华北区域专科排行榜第4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血液病医学部放射损伤救治科成立于2021年,其前身是全军放射病研究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由周恩来总理批示的与"两弹一星"计划同时启动的同位素医院,主要工作即治疗核辐射照射导致的急性放射病(ARS)和其诱发的恶性血液病,开创了我国核医学事业,建立了我国放射病诊断标准体系,经各代老专家的励精图治,将其发展壮大。目前是全军核损伤救援最高级单位,国家核辐射救援临床三部,负责极重度骨髓型以上的危重ARS抢救治疗。是国家核医学重点专科,配有全军核化重点实验室。民用方面,历代核救援老专家也是我国知名血液病及干细胞移植专家,是国内最早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移植,非清髓移植以及原创性的异基因微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知名中心。

  一 基本情况

  放射损伤救治科位于综合楼8层,展开普通病房床位28张,常见诊治疾病包括:中重度骨髓型以上的急性放射病、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异基因微移植治疗放射、化疗导致的造血衰竭等。

  二 医疗特色

  放射损伤救治科以采用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救治高危急性放射病及恶性血液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军事方面,多年从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微移植治疗骨髓型ARS的造血衰竭及多能干细胞治疗极重度ARS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民用方面,主要针对老年急性白血病及MDS救治,通过异基因微移植技术将该类患者2年存活率提高了2倍。相关文章发表在国外顶级专业期刊,总影响因子106分,单篇最高22分,被国外血液专家评为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二 专家介绍

  胡锴勋,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访问学者。曾任全军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药教育协会,干细胞治疗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常委。军队和国家核救援专家。专业,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急性放射病。承担国自然及全军科技创新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总经费500余万,发表论文:英文SCI 16篇,总影响因子106分。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临床工作,每年收治各类血液病患者500余例,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100余例,原创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微移植治疗老年AML及MDS的新技术,将国际公认的老年患者2年存活率提高了2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SCI 18.94)。

  朱海燕,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血液病综合及放射损伤救治专家。擅长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及放射损伤救治的个体化精准诊疗。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发项目等重大项目。发表SCI论著4篇,及其他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参编《疑难病细胞学诊断》、《血液病科临床路径》、《分子诊断与肿瘤个体化治疗原则》等书籍。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委员,《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Hematology》、《中国肿瘤临床》、《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审稿人。

  钱李仁,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放射病专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解放军总医院"3+1"创新人才工程;主持国家自然、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参编英文专著2部,参编教材类专著1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请国家发明型专利4项。现任《Frontiers in Oncology》副主编、《Journal of Oncology》编委、《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受邀主编、《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受邀副主编、《Stem Cells International》受邀编辑;获《Oncology Letters》"杰出审稿人" 奖。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