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

华东区域专科排行榜第4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成立于1978年,现为福建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及海外学院的教学任务。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1人。共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五项,省科技进步奖三项;参与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和《核医学》等教材;2017年获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连续6年获复旦大学核医学专科声誉排行榜华东区提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健委基金等共十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

  1989年率先在省内建立标准化的核素治疗病房,目前拥有病床数量32张,居全国前列,开展的特色治疗项目包括碘-131甲亢、甲癌治疗、锶-89骨转移癌治疗及皮肤表面血管瘤、瘢痕的核素敷贴治疗等,年核素治疗病例数居全省之首。临床显像方面,除了开展多脏器核素显像及18F-FDG肿瘤代谢显像、脑代谢显像、心肌活力测定外,率先在省内开展了PSMA、FAPI、TATE、Exendin4、CXCR4等多种新型正电子显像分子探针的临床应用工作,并致力于新型PET探针的临床转化研究工作,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心脏、神经系统及肿瘤诊疗一体化研究。体外免疫分析仪器先进,配有全自动标本前处理系统和检测流水线,开展多种血激素水平、肿瘤相关抗原、心肌和骨转换标志物等的检测。

  科室仪器设备先进,配备PET/MR(省内唯一)、PET/CT、双探头SPECT/CT、PET Trace800回旋加速器(配备固体靶生产及纯化装置,能生产68Ga、64Cu、89Zr和124I等正电子核素)、Mediso PET/SPECT/CT三合一小动物成像仪、放射性药物制备高活性洁净区(GMP级别)、放射性操作通风热室,放射性薄层扫描仪、放射性测量活度计、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全自动氟化学合成仪、全自动碳化学合成仪、68Ge/68Ga发生器等。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