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科室发展历程: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诊断成立于1984年,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专业配置合理、检查项目设置齐全的现代化放射诊断科。拥有诸多国内外大型先进放射检查设备,近3年年均检查人次MR约5万余、CT约20万余人次。为方便患者就诊对抗疫情,我科开设了方舱CT,为发热患者提供24小时影像服务。我科开展了多学科MDT—呼吸、神经、肝胆外科、急诊疑难病例会诊、检查随时响应,优先保障干部保健。我科与19家医院形成医联体,协助朝阳区周边社区医院完成影像学诊断及会诊。我科成为首批卫生部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工作。
科室人员构成:科室主任为谢晟,科室副主任为黄振国、刘敏,护士长为朱炜。在编医师33人,博士学位15人,目前在职博士4人,高级职称7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技师40人,中级职称19人,高级职称1人。张雪哲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专业首席专家,兼任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美国加州大学SANDIEGO骨俱乐部终身会员。曾先后发表论文、综述、述评等256篇,主编书7本,在国内率先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2005年获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贡献奖"。2005年被聘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2005年被授予"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优秀专家"。1994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谢晟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任放射诊断科主任,任中华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北京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肺癌早期诊治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放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业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目前已经发表论著百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发表SCI文章24篇,参与著书十余部。专业方向:功能神经影像学、胸部影像学。指导毕业研究生4名。黄振国,主任医师,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生杂志》审稿专家,《EURJRadio》杂志及《BrJRadiol》杂志审稿专家,擅长肌肉骨骼影像学诊断和CT导引下介入放射学。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11篇。刘敏,主任医师,放射科副主任,医学博士,担任中国图学会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放射学组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成像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磁共振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委员。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胸部疾病影像诊断。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承担国家、省级课题8项。
门诊、病房设置:在普通及国际医疗部均设置门诊。
诊疗设备介绍:科室拥有MR机5台,CT机6台,X线5台,胃肠机2台、乳腺钼靶1台。
科室诊疗特色:放射科与多个临床科室合作,开展MDT诊疗,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内分泌肿瘤、肺癌、乳腺肿瘤、儿童发育性疾病等。介入治疗包括弹簧圈定位肺内磨玻璃结节;直肠癌髂骨转移行粒子植入治疗等。近年来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不断完善肺结节、乳腺、骨折及心血管AI的应用。
科室科研成果:近三年我科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总计8项,发表论文45篇。
科室教学情况:北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点,首医影像学系博士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影像教学。医学影像北京市规范化培训基地,连续3年规培通过率100%。近年来共培养毕业8名研究生。目前科内共有研究生7名,博士3名。
科室获得荣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奖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院内位置:本部门诊C栋CT室、核磁室,门诊C栋二层放射科(普放)、国际医疗部放射科,体检放射科、北区及西区放射科。
科室电话:登记室:010-84205852,CT:010-84205514,MR:010-84205855,X线:010-84205056,胃肠造影:010-8420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