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民医院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始建于1939年,国家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承担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医师规培等完整的大学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培训任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30余个。2023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发布,医院在全国1588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中评定等级为A+级,排名跃居全国前10%。
医院总建筑面积34.7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数2560张,实际开放床位1780张,共设临床医技科室74个。现有在岗员工323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460人,医学博士122人,硕士55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导师1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南山学者3人,潇湘学者2人,广东省“银龄专项计划”人才2人,岭南名医114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2人,清远市高精尖缺六类人才127人。担任省级及以上专业委员会学术职务共959人次。现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3个国家级诊疗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消化内科、泌尿外科两个建站科室),20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大学合作平台。现有资产总值23亿元,拥有PET/CT、320排CT、3.0T核磁共振、DSA、直线加速器、手术机器人等先进医疗设备5000余台。2024年门急诊诊疗人次240万人次,出院人数10.33万人次,住院患者中CD型病例数7.32万例,住院手术例数4.46万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为2.91万台次。
医院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癌症防治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已通过“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认证,获批国家级心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基地;卒中中心已通过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建设中心”认证,获批国家级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创伤中心通过广东省二级创伤中心评审。
医院实施便民惠民运营战略,即:在保障安全、质量和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患者医疗费用,同时设法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果。2024年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5.93天。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目前在站博士后14人,在院培养的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96人、本科生309人。承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11人以及进修生、实习生424人。
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已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是广东省第二批20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之一,是广东省最早装备智能发药机器人和先进轨道物流系统的医院之一,也是较早开展移动查房与移动护理的医院。积极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与21家基层医院开通远程医疗平台,已完成85万人次的远程会诊。
医院设立了中心实验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生物样本资源中心、分子诊断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科教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药物临床试验立项171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立项36项,临床研究项目立项490项。
大力弘扬仁爱精神。2010年5月启动“天使医疗行动”,对患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的贫困患者实施专项救助,截止2024年12月累计资助2854名贫困患者,累计资助金额达2915万元。自2005年启动基层帮扶活动、派出第一批驻院医疗队至今,共派出356名医疗骨干及优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帮扶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按照“全面融入广州,强化学科建设;改善就医服务,提升就医体验;加强医院管理,提质降耗增效;真心帮扶基层,提升基层能力”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省级区域医学中心,人民心中满意医院”。本着“尽我所能,为身心受到折磨的患者提供关爱和帮助”的行为准则,着力建设一所有良知有温度有爱心、行业认可、百姓满意、员工自豪的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省级区域医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