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医院简介
根脉永续 铸就时代荣光新底色
1955年,为了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医院应运而生,时名“河南省淮河医院”;历经多次更名,至2000年,承河南大学百年文脉,携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正式更名为“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较强救治能力、较高科研教学水平的省直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荣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等国家级殊荣,蝉联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2025年2月14日
Since1955
夯基垒台 构建人才资源新体系
医院构建“一院两区”协同发展格局,总占地面积106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共设69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2500张;现有职工2500余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00余人,高级职称35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7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引进美国院士级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7人。河南大学至善领军人才1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第三层次2人,黄河学者1人,国家级学会常委1人,省级学会候任主委1人,省级学会副主委29人,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聚势谋远 打造学科集群新高地
医院立足学科强院战略,构建起以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呼吸病学、骨科病学)为引领,8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肾脏病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胸外科、肿瘤科)为支撑,4个省特色专科(胸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为补充的学科发展格局;同时,拥有20个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其中重点学科13个,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重点中医专科,形成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学科集群体系。
医院着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成呼吸病学、消化病学2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全面构建“五大中心”救治体系,其中国家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河南省创伤中心已通过认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显著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2025年2月14日
2医院现有南北院区2个
2500开放床位2500张
2300全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300余人
350全院现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50余人
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
1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
6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
2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项
20有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20个
13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
在科研创新方面,医院获批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资质,建有“河南省炎性疾病与免疫调控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细胞医学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脓毒症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直肠癌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6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200多项,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持续迈进。
作为国家级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医院拥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国家级培训资质,是河南省除省会城市外首家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承担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冠心病介入培训、外科专项能力培训等任务;临床医学专业获国家一流专业认证,拥有临床医学学术型、专业型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为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医学支撑。
攻坚突破 构筑专科发展新生态
医院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七十年间实现从传统术式到微创精准治疗的跨越式突破。1958年率先开展食管贲门癌根治术、椎间盘脱出术、肺叶切除术,攻克复杂难题;1960年率先在全国开展横结肠代食管术,奠定胸外科领先地位;1981年创建省内首个嗓音专科门诊,填补相关领域空白……近年来,医院聚焦微创化、精准化、多学科协作发展方向,创新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ECMO支持下的CHIP介入治疗、腔镜辅助隆突重建、脊柱侧弯矫正技术等前沿技术,其中“体外钩针辅助胸骨旁疝修补术”“充气式纵隔腔镜同步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等术式达国内领先水平,获业内高度认可。
医院推行“学科专科化、专科中心化、中心内部一体化”改革,构建特色鲜明的亚专科体系,泌尿外科形成6个特色技术组群,肿瘤学科细分4个精准治疗方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立8个亚专科等;心血管内科等10个学科率先实施科委会管理模式,推进诊疗规范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积极开展中西药协同发展,创建“四师一体”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荣获质量奖亚洲级1项、国家级5项、省级9项,以护理质量改善效果提升服务能级。
数字筑基 开创智慧服务新范式
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全面推进智慧医院转型升级。2021年,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智慧服务体系。开展在线复诊、慢病管理、送药上门等便民服务;创新“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现预约上门护理;作为全国首批、河南省首家应用“全流程无感就医”医院,全面实现“一码付”“一脸付”“一碰付”智能支付全覆盖,打造河南省首个基于大模型的语音交互的AI就医助理“淮小医”;推行分时段精准预约、诊间人脸识别支付,打造一站式智慧门诊;引入健康管理全流程智能导检、智能主检、智能影像阅片、智能超声阅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智慧医联体,与2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打造“互联网+健康管理”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初心如磐 践行医者使命新担当
七十载风雨兼程,医院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治淮精神,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责任担当。持续开展援藏、援疆、援非医疗任务,输送优质医疗资源;在抗击“非典”“H7N9”“新冠”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从未缺席,以行动彰显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担当;深入实施“红会送医”“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对口支援”等任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乡村振兴的时代之梦照进现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以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双一流”“双航母”战略布局和河南大学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建设目标,以“河大新医科”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治淮精神,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医教研协同发展新格局,朝着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淮医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