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坐落于龙乡圣地房山区,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医院成立于1982年3月15日,于2018年6月8日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
医院编制床位800张,现有职工14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18人,硕士119人,高级职称120人,设有一个总院、四个分院、一个中医康复医院、一个中医流动医院和一个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年诊疗人次超过98万,入选2020届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
医院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重,服务能力快速提升。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3个。其中脾胃病科、肺病科、脑病科、内分泌科、结石病专病、糖尿病专病入选市级重点专科专病,脾胃病科、肺病科、肾病科入选艾力彼2021届“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脾胃病科牵头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胰腺炎专病联盟。医院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结石病防治研究中心”,新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拥有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高端螺旋CT机、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超高清腹腔镜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
医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爱戴的医护队伍。名老中医鸿儒硕学、领衔担纲,中青年骨干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首都国医名师”韩臣子,国医大师唐祖宣,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厚、许心如、巫君玉、杜怀棠、刘大新、李曰庆、金明,首都国医名师王惠英、李乃卿,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邵素菊,基层名老中医袁涛、穆希权、韩丽霞建立了各级传承工作室及分站,薪火相传、服务患者。医院秉承“人才第一”的发展战略,实施“1234”人才工程,内培外引,大力打造人才梯队,现有市级优秀名中医2人、首都中青年名中医1人、“百千万人才”3人、“仲景国医传人”4人。
医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2021年开始招收中医专业北京市和海南、雄县对口支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承担北中医整班制课堂授课、见实习教学任务,接收北京中医药大学“丹心计划”学生共计23名。医院科研工作持续取得新成果。结石病防治研究中心获批校级研究中心,新建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中心和中西医结合胰腺病诊疗研究中心两个院级研究平台。近两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市级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22篇。
医院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大力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始终把公益放在首位。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医院责无旁贷承担了房山区中医防控指导任务,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奔赴疫情一线,奏响阻击疫情最强音!以优异表现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抗疫先进集体”称号;发力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将“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春苗培育计划、区级专家工作室、基层适宜技术培训”创新性的融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房山模式”;创建“红色流动医院”党建品牌,十四年如一日坚持为边远山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同时,对口支援、协同发展新疆和田、湖北巴东、内蒙古察右中旗、河北高碑店、曲阳、涞水等多家医院,并技术支持多家乡村卫生室,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2021年医院荣获“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首都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在北京市、房山区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毗邻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校区的新院区快速推进建设,医院将抓住机遇,秉承“弘扬中医国粹,造福人类健康”的办院宗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向着“建设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医教研全面发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中医医院”的宏伟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