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市人民医院基础信息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甲医院。 按照“一院两区”模式,医院高质量推进镜湖、昌安两院区协同发展,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方向,实现优势互补。 镜湖总院位于镜湖新区白鱼潭路123号,门诊接驳绍兴地铁2号线,占地面积约182.7亩,总建筑面积为26.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911张,停车位2000余个,于2024年12月30日试运行,2025年1月9日正式启用。 昌安院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中兴北路568号,占地面积228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07张,设有56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量20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近1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4.5万余台次。 截至2025年1月底,医院职工总数达3708人,其中高级职称714人,硕士 939人,博士 57人。获批省博士后工作站,成功申报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引进7名兼聘教授。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的硕博士培养点,承担17所高校14个专业的教学任务。 越古今,集医道仁心,续写辉煌;待花开,聚杏林春暖,共绘未来。绍兴市人民医院始终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力争到“十四五”末,建设成为全市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高能级医学研究中心和高层次医学人才集聚中心,建成医、教、研、产一体化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达到国内“百强”、省内“十强”,医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推进健康绍兴建设、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绍兴人民健康贡献力量。党建引领医院现有党员1596名,在职党员1389人,其中在职高知党员698人,占比50.2%,离退休党员201人;35岁以下(包含35周岁)党员693人,占党员总数比例为43.42%。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强院兴院、关键在党”首要思维,聚焦“建设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高能级医学研究中心和高层次医学人才集聚中心,打造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战略目标,全面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积极完善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领导作用。创新“党工团一体化”工作模式,全力打造“越医之爱”党建品牌和“至爱至诚 医心为民”服务品牌,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按照“支部建在科上”原则,持续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人才培养、议事决策、学科发展为重点,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化“寻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以构建“三不”一体反腐机制为载体,建设“越医莲心”清廉医院品牌,织密网格化监督网络,强化医德考评导向作用,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医疗护理医院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推进日间手术,控制医疗成本,降低百姓负担。构建了肿瘤综合治疗技术、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心脏和外周血管微创技术、微创腔镜技术、危重症救治技术、内镜诊疗技术、骨运动重建和心脑疾病康复技术、影像诊断技术、致栓性疾病防治技术、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十大核心医疗技术。发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早期肺癌的微创化治疗、完全腹腔镜下肝尾状叶切除术、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冠状动脉搭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无导线起搏植入术、ESD内镜粘膜下剥脱术、5G+AI影像智能诊断技术等先进医疗技术。绍兴市病历管理、骨科、放射、麻醉、护理、病理、临检、医院感染管理、药事、急诊医学、医学设备、透析、重症医学、肿瘤、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脑卒中医疗、超声医学、门诊、康复医学、儿科、临床营养、消化内镜、医学研究伦理、高压氧、微创技术、肿瘤放射治疗、健康管理体检共27个质控中心挂靠我院。医院还成功创建神经外科、普外科、呼吸内科等“浙东地区专病中心”,以及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多学科国家级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全国首批加速康复外科标准病房、浙江省首批肿瘤营养规范化支持与治疗示范病房、浙江省规范化无呕示范病房,实施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等。护理工作始终把服务理念真正体现在护理管理思路中。智慧预约、智慧检查、智慧结算、智慧药房、智慧病房等落地见效。积极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追求诊疗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服务"无缝隙",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丰富护理内涵,突出护理特色,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推进“一科一品”,塑造护理品牌,实施安宁疗护、中医适宜技术进病房、早期脏器康复(盆底康复、心脏康复、神经康复、肺康复、肝胆胰康复)等,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护理随访系统、诊后管理服务中心、“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等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推进伤口造口失禁护理、PICC维护、中医护理、淋巴水肿护理、心理护理、助产士等专科护理门诊。注重专科护理能力及品质管理提升,成果多次荣获亚洲、国家、省、市级荣誉,护理工作硕果累累。科研教学医院秉承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理念,致力于加快学科建设、专业细化和整合步伐,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医学重点学科,其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康复学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肿瘤学(消化系)、神经病学为浙江省扶植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病学、普通外科学(肝胆胰脾)、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骨科学、医学影像学、泌尿外科学、胸外科学、肛肠外科学、肿瘤学(乳腺方向)为浙江省绍兴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29个,囊括全市领先学科一层次,共4个,领先二层次6个,占全市60%,引领医院医疗技术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 作为绍兴市卫健系统首批设立市级重点实验室单位,现有肿瘤功能分子成像与介入诊疗重点实验室、腹部微创外科与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认定类);设有国家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绍兴市卫健系统首家;脑胶质瘤诊治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育)为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团队,另有市级重点创新团队4个,部分优势学科、关键技术和整体创新环境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近五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558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36项、厅级296项,立项数位居我省地市级医院前列。发表学术论文1436篇,其中SCI/SSCI收录609篇、中华级85篇。出版医学专著12部。授权专利540项,获软件著作权155项;专利成功转化27项。作为首批浙江省卫生健康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培育推广中心,专利转化量位列2021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全国地市级三甲医院第18位,综合榜单第48位。作为绍兴地区最早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目前备案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共19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组共14个,同时具备特医食品临床试验资质。自资格认定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72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39项,特医食品临床试验2项。 此外,作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9个专业基地,全面提升青年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目前在培学员475人,并为首批国家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培训基地,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炬火计划)评为国家级“领航"培训基地(全国共三家市级单位)。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的硕士培养点,承担着17所高校14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现有硕导120名,在培全日制研究生175名。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继教项目163项,省级继教项目334项;省级及以上继教项目居全省前列。深化合作医院着力搭建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医院及专家合作平台。2010年10月,绍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市校战略合作,拉开浙江大学医学院与绍兴市人民医院院校合作的序幕;同年12月,挂牌“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并于2013年,浙江省卫生厅正式批复“浙江大学绍兴医院”为合作期第二名称;2016年,第二轮战略合作期间,合作学科由11个增加到14个,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和量的突破,屡立绍兴卫健系统科技创新新高。2022年,以非直属医院管理模式启动第三轮院校合作。 医院还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及附属医院知名专家建立专家工作站。建有市级“国内名医专家工作室”22个;与浙江省科协共建“服务产业创新驿站”,顶尖权威专家亲临“院会共建项目”临床指导活动,全面提升学科学术技术水平。绍兴市人民政府和荷兰政府共同投资的中荷合作医疗康复服务项目落地我院,康复医疗设施设备及诊疗水平跃居全省前列;与日本福井大学、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樟宜医院等国家或地区名校名院建立合作关系。社会责任医院不忘作为公立医院的初心,始终坚持公益先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民生发展和大众生命健康作贡献。不论在城市、农村,在马拉松等重大医疗保障现场,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处处都有绍医人身影。用精湛医术撑起生命托付,用无私奉献谱写英雄赞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爱情怀。 东西部医疗卫生对口支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自2009年起,医院先后支援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水城县人民医院、青海大柴旦行委人民医院、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和西藏班戈县人民医院、比如县人民医院7家县级医院,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授之以渔和鱼兼顾,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医院均成功创建二甲综合性医院。 从2014年开展第一家医联体——皋埠卫生院建设以来,医院迈出了建设医联体、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的坚实步伐,先后与新昌县、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和嵊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建立34家医联体。针对基层的硬件设施、医疗服务能力及业务发展需求,医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专家下沉、联合病房成立,以及各专科联盟建设,与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人才培养、技术指导、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将以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的提升,满足人民的就医需求,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全面建立具有绍兴特色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院继续紧紧围绕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五大目标任务,推进医院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实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 "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为促进百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12月,医院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省级样板的评选。文化建设医院塑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着力培育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文化的医者。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医院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服务竞赛和主题教育等活动,争创国家、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实行“俱乐部+中心”的活动机制,打造职工服务中心、文化研究中心、职工托育中心和职工小家、博士高层次人才小家,组建20个文体俱乐部,传播快乐文化,打造幸福温暖的绍医大家庭。构建文化长廊和去医化环境布置,使医院文化枝繁叶茂,落地生根。年度职工运动会,贴近医疗特色、贴近职工需求,传递友谊,传递健康,使生命变得更加灿烂;重阳节离退休职工游历活动,老友相聚,畅叙衷情,大家庭亲情温暖人心;搭建多个沟通平台,坦诚相见,群策群力,使理解和信任渐行渐近;青年节,学团史,访基地,心存热爱,让红色根脉不断延续;线上迎新直播,齐聚云端,携手向未来启航;新职工授帽宣誓仪式,聆听教诲,许下誓言,崇高的职业情怀悄然播种......通过常态化思想教育、文化载体建设、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的深度融合,引导员工树立共同的使命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激发员工爱院、敬业、奉献的热情,增强医院凝聚力,不断提高医院文化软实力。相关荣誉春华秋实,近年来,医院入选全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全国和谐医院、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全国医疗扶贫贡献奖、全国医疗机构互联网影响力百强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后勤管理示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示范单位、浙江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浙江省反恐怖重要目标示范点、绍兴市发展贡献奖、绍兴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绍兴市“五星三名”示范医院、绍兴市重才爱才先进单位、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突出贡献奖、绍兴市“图强争先”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多人多部门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国家省市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医师、绍兴名医、风尚绍兴年度人物、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穿时空,喜杏林春暖,满院芬芳。待明日,聚儒医精魂,再续华章。绍兴市人民医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务实笃行,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打造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的最佳实践,奋力谱写“两个先行”“五个率先"绍兴健康篇章,共同绘就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的幸福底色。
绍兴市人民医院医生
绍兴市人民医院锦旗墙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