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基础信息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是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医院,1975年更名为昌潍医学院附属医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4月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合署,2024年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省卫生健康委委管的集教学、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一、医疗服务医院现有三个院区,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200余张,临床医技科室76个。拥有3.0T超导型磁共振、ECT/CT、直线加速器、宝石CT、DSA、全飞秒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一流医疗设备1000余台(套),为疾病的准确诊治提供了保障。年门诊量120万人次、出院病人9万余人次。勇攀医学技术高峰,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疑难眼病诊疗、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人工智能辅助治疗、腔镜微创手术、内镜诊疗技术、矫形骨科、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创新诊疗、肿瘤精准诊疗、人工膜肺替代(ECMO)治疗、重症康复等多个领域形成技术优势。眼科中心诊疗人次在全省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生殖医学中心诊疗人次排名全省第二,获批国家级生殖医学技术培训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等。二、学科建设医院(学院)设有于金明院士工作站,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6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医药重点专科等17个,市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34个。作为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牵头单位,1986年成为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设有20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三、人才队伍医院(学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硕士11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2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杰青)人才9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5人;鸢都学者、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潍坊名医、名护等市级人才26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四、教育教学医院(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院学生5438人,其中本科生3816人、研究生1622人;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眼视光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学生曾连续三年获全国高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二等奖、华东区一等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分获2022年、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赛道“选手团体特等奖”和“高校团体金奖”;近年来,本科生考研过线率保持在70%左右,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五、科学研究医院(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7个,山东省青创团队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30个;近年来,获省科技进步奖、山东医学科技成果奖等科技奖205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10余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4项、实用新型专利194项,科技成果转化1100余万元。六、社会公益医院(学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抗洪救灾、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救助任务和医疗保障近百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先后选派1100余人次医疗队员奔赴国内、省内防疫前线,2人获全国和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后选派50人次执行援疆、援藏、援青、援渝任务,援外医疗工作受到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七、主要荣誉医院坚持社会公益性质,秉承“仁心妙术 佑民济世”的院训,大力实施“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战略,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和内涵建设,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先后有60余人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好人等荣誉表彰,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科室
查看更多重点科室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锦旗墙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