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基础信息
光明院区于2014年9月正式立项,总建筑面积44.0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000张,将于6月28日正式开启门诊试运营,这标志着深圳市中医院在多院区规划布局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光明院区按照“绿色医院”建设标准,充分融合了传统中医文化,整体具有院落式的整体布局、仿古系的诊疗环境以及灵活型的交通组织等特点,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一是构建高效能功能结构体系。医院具有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箱式物流传输系统、垃圾被服传输系统3大医院物流传输系统,为医护人员在“生命赛道”上赢得宝贵时间。二是创新性中医文化体系。院区双街模式以“十”字双轴为“经”,各单元内部路网为“络”,从两个维度形成住院生活轴与医疗功能轴。三是建设生态型中医药养生园。重点打造以养生园为核心,涵盖空中花园、中药制剂中心、中医科普长廊的数字化、立体化、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康养基地。此外,院区内部交通也十分便捷,门诊大厅负一楼设有人性化立体交通系统,车辆入院可实现即停即走落客接驳,地铁13号线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站接驳点,可通过电梯直达门诊大厅。院区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为员工与患者提供了颐养身心的工作环境和就诊环境,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光明院区将以党建引领推动医院精细化高质量发展,精诚团结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一是立足光明,融入深圳医疗高地,辐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都市生活圈。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整合多院区医疗资源,增强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医品牌。三是建立国际化服务体系,满足大湾区居民对高品质医疗的需求。四是借助BIM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五是构建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高地。六是依托现有科研平台与人才优势,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与成果转化中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专科建设:将以深圳市中医院现有的以6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为引领,包括肝病科、肾病科、针灸科、脾胃病科、内分泌病科和神志病科,全面开展临床诊疗、科研与教学。优势学科群:重点开放肿瘤中心、肝病中心、肾病中心、儿科、妇科、生殖中心、康复中心、国家区域中医(呼吸与危重症)诊疗中心、中医老年医学中心、中西医医疗美容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等,形成一系列中医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群。“四大中心”建设:中医国际医疗保健中心:提供国际水平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名医大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中心:传承和研究中医学术思想。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推广中医药文化,增强其影响力。中医健康管理中心: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诊疗手段,提供分类、分级、分层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三超一特”打造:区域检验、检测、病理、影像中心区域药事(中药、西药)审核、咨询、会诊中心中医互联网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特诊特检中心四大科研转化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临床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市中医临床研究中心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心院内制剂研发、生产、转化中心四大人才培养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 -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培养博士后国家中医医师、全科医生规培基地 -培养规培生中医药人才培训和考试中心 -培养其他各类中医药人才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科室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医生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锦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