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下列情况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
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与氨甲蝶呤(剂量为 15 mg/周或更多)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3.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4.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6.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7.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8.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相互作用
1.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2.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3.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4.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5.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药理
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合酶(即前列腺合成酶)乙洗化,从而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对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H相聚集也有阻抑作用;并可抑制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某些病毒和细菌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以及自发生聚集、由此预防血栓的形成。高浓度时,阿司匹林也能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12)的合成,而PG1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可促成血栓形成。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发生少见的但危及生命的Reye综合症。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若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肾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应慎用本品。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如果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期间怀孕,请通知医生,孕妇孕早期及孕中期时应慎用本品。因本品在分娩时可增加母亲和新生儿发生病发症的危险,故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禁用本品。阿司匹林和它的降解产物能少量进入母乳,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服用大剂量时(每天超过150mg)应终止哺乳。
药物过量
过量中毒表现:1.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2.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
药物毒理
本品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