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1.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此产品或其他任何成份过敏的病人。
2.现在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的患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一般盐酸吡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应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低血糖症:当患者联合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和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时,有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此时可能有必要降低联合用药的剂量。
排卵:绝经期前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噻唑烷二酮,包括盐酸吡格列酮的治疗可能导致重新排卵。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结果之一,这些患者如不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则有怀孕的风险。其他详见说明书。
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
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超过3700名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超过2500名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超过1100名病人疗程达6个月或以上,超过450名病人疗程达1年或更久。
表-1显示了以盐酸吡格列酮单独给药治疗[剂量7.5mg(相当于1/2片)、15mg(相当于1片)、30mg(相当于2片)、45mg(相当于3片),1次/日],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类型。
其他详见说明书。
相互作用
口服避孕药:同时应用另一噻唑烷二酮和含乙炔雌二醇、炔诺酮的口服避孕药时,二者的血浆浓度都会降低约30%,这可能会使避孕作用消失。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尚未进行。所以,对于同时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的病人,避孕应更谨慎。
格列吡嗪: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mg(相当于3片),1次/日]和格列吡嗪(5.0mg,1次/日)共7日,未改变格列吡嗪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
地高辛: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mg(相当于3片),1次/日]和地高辛(0.25mg,1次/日)共7日,未改变地高辛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其他详见说明书
药物药理
药理作用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核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是否安全、有效性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在安慰剂对照的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大约500名65岁或以上患者应用盐酸吡格列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年轻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别。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类型C 在器官形成过程中,大鼠口服80mg/kg,兔口服160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约为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17倍和40倍),未见吡格列酮存在致畸性。大鼠口服达30mg/kg/日和以上(按体表面积折算,约相当于10倍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时,可观察到分娩延迟和胚胎毒性(表现为种植后流产增加,发育延迟和出生体重下降)。在大鼠的后代中,未见功能性或行为毒性。兔口服剂量达160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约相当于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40倍)时,可观察到胚胎毒性。大鼠在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口服10mg/kg和以上剂量(按体表面积折算,约为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2倍)时,其后代体重下降,出现出生后发育迟缓。
在女性方面尚无足够且控制良好的临床研究。只有当对胎儿潜在的好处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应在孕期使用盐酸吡格列酮。
因为现有数据强烈提示孕期血糖异常与先天异常和新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升高相关,大部分专家建议,怀孕期间使用胰岛素尽量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
哺乳期妇女
动物试验表明,吡格列酮可分泌到大鼠乳汁中。尚不清楚盐酸吡格列酮是否在人乳中分泌。因为许多药物可分泌入乳汁,母乳喂养的妇女应禁用盐酸吡格列酮。
药物过量
在临床对照试验中,一例男性患者服用盐酸吡格列酮过量,以120mg/日(相当于8片/日)的剂量服用4天,之后7天用药剂量达180mg/日(相当于12片/日),期间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当出现服药过量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适当的支持治疗。
药物毒理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小鼠(100mg/kg)、大鼠(≥4mg/kg)和犬(3mg/kg)经口重复给予本品(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1、1和2倍),均发现心脏增大。在大鼠经口给药1年的试验中,16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35倍)组动物发生明显的心脏功能衰竭,从而导致与给药相关的动物提前死亡。猴口服本品剂量≥8.9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4倍)13周,也发现心脏增大,但给药52周,剂量达32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最大剂量的13倍)却未见心脏增大。其他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