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查看更多

20世纪60代,冯传汉院长提出人民医院要建立“理疗室”的理念。最早的理疗室成立在白塔寺院区一座不到30方米的平房内,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3张病床,以及3台操作简单的治疗仪,日诊疗量不足10人次。文革后,因物理治疗对内科、外科、五官科等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比如使用低频直流电醋离子导入治疗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等,理疗室在各科室的呼吁中重新恢复了运营,由张淑芳等专家团队开展相关工作。1991年,随着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投入使用,理疗室也迁至西直门院区门诊,并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成为配备10位医务人员,占地400平米,10个房间的临床重要辅助科室。曾经简单的治疗项目也得到了扩充,低中高频电疗、光疗、蜡疗、水疗、体疗等康复治疗手段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医学科的日诊疗量增至百余人次。同时,科室也非常注重自身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与协和医院等外单位专家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业务上不断探索单一病种的多种治疗方案,以及慢性病和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随着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康复医学科成为院内评比中的第一批三甲科室之一。康复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吸引了国内大量的进修人员,也引来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康复医学专家前来观摩交流。2006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提供更早期的康复干预,康复医学科主动与其他科室合作,制定了定岗定责的工作制度,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走出自己科室走进其他科室病房,开展床旁康复治疗,对骨关节脊柱疾病及创伤、脑血管病、神经损伤、外科术后等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早期康复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满意度。这也是国内较早开展临床康复一体化的范例,由此,科室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23年以来,康复医学科以形成骨科康复为抓手,老年慢病康复、血液病康复等为特色,并逐步做大做强神经、心肺、重症等亚专业康复的发展态势,未来也将成为医院重要的平台和支撑,为疾病的全过程管理和患者更好的功能恢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康复医学科锦旗墙

锦旗本科室医生暂未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锦旗表谢意,让爱永传递
百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