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扫码查看手机版

科室简介

  一、全科医学科标准设置

  2012年创建全科医学科并经重庆市卫计委批准成为"重庆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4年评为"首批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在我院江南院区门诊二楼A2区设置全科医学科门诊3间(A220-A222)和内科住院部11楼B区开放床位57张。年门诊12000人次,住院病人1200人次。科室现有12名教师获得全科医学科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其中正高2名;副高3名;中级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7名。全科专业住培基地2015-2020年接受全科专业住培学员共113人,现在培医师68人,已毕业住培医师45人(含2017年1位博士住培医师)。全科专业住院医师首次参加结业考试通过≥90%,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90%。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本学科已成为集培养全科住培医师、本、硕和博士研究生全科医学人才并紧密联系基层社区,独立开设门诊及病房的全科医学完整体系,学科综合实力位居重庆市前列。目前科室有4名医生已加注全科执业范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陈庆伟教授荣获国家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全国十佳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 表彰。

  2018年4月,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办的"2018年全科医师培训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学术年会"上我院全科医学专业住培基地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十佳《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顺利通过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科分会专家对我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飞行检查。

  2019年我院江南院区正式建成了重庆市首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楼,约14000平方米,为住培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培训和生活条件。

  2020年9月我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重点专业基地,也是重庆市唯一入选的全科住培基地。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 2030"规划,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全科医师的培养及全科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重庆市全科医学的发展,为各成员单位搭建一个知识交流共享、学科发展促进的专业平台,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暨全科医学住培专业基地牵头成立了重庆市全科医学联盟。本联盟成员包含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永川医院、大学城医院、陆军特色医疗中心、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和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等15家三甲医院、27家各区县人民医院、2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60多名单位代表入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住培专业基地负责人陈庆伟教授当选为理事长,柯大智副教授为常务副理事长。李桂琼副教授为副理事长,邓玮副教授为秘书长。

  2020年11月柯大智副教授当选为重庆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20年11月我院全科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正式获批。

  二、全科医学科专业技术特色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冠心病 高血压 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和瓣膜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检测(ABI)、睡眠呼吸检测等。拥有人工辅助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双相除颤仪、中心监护系统等抢救设备。2002年始开展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2010年3月获得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格认证(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时及永久性单腔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肾上腺静脉采血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等,平均每年进行介入诊疗手术500余台。

  在西部率先开展经桡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对80岁以上超高龄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了连续10年的追踪观察,尤其提高了80 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克服了传统介入治疗对高龄患者的限制。提出了防治老年冠心病的新见解。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健康人报和重庆日报多家媒体曾做专题报道,深受患者的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陈庆伟教授和柯大智教授主研的《人口老龄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及防治策略研究与应用》课题荣获2013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

  内分泌代谢疾病:对糖尿病 高脂血症 痛风等疾病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诊治工作,尤其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率先在重庆市开展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

  骨质疏松和骨代谢疾病:对老年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骨折的防治有丰富经验,科室设有专门的老年骨质疏松治疗室,并与我院老年骨科中心合作开展PVP、PKP微创诊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呼吸系统疾病:对重症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急慢性呼吸衰竭 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进行系统防治 科室拥有多台呼吸机 能独立实施人工呼吸机辅助支持技术 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多器官功能衰竭:对老年人多系统并存疾病和多器官衰竭的诊治及老年急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可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GA)、老年人简易营养评估(MNA)、老年人术前评估、智能量表(MMSE)、老年人抑郁量表(GDS)检测等。

  老年痴呆 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等疾病:通过各种精神量表及影像学等手段 筛查 治疗老年性痴呆 应用前列腺量表及前列腺形态学 体液等综合检测为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症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和长期临床指导。

  综合内科保健与特需诊治:综合诊疗技术是全科医学科的优势和强项 擅长多系统内科疾病的综合诊疗 能提供优质 全面的健康保健 疾病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 承担各级领导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的临床医疗救治工作

  三、全科基层实践基地规范建设

  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开展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试点和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就近享受家庭医生个性化服务。我科于2012年在重庆市率先创建了首批《全科临床基层实践基地》即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和解放碑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派遣学科骨干医师每周定期在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坐诊、教学查房、并通过开展病案分析、病例讨论及小讲座等方式对社区基层全科医师进行指导、培训及继续教育,同时通过积极寻求主流媒体,如《重庆晨报社区报》等合作,开展"健康公益行"走进社区义诊活动,目前在社区内已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两个病种的签约慢病家庭医生管理,累计签约家庭达5000户。本学科在帮扶期间,我科医生社区门诊量达8000人次/年,教学查房约50次/年,开展病例讨论及小讲座共60余次/年,双向转诊患者200人次/年,直接培训社区基层医疗队伍20余人次/年。经过帮扶,本学科以优质的医疗服务较好的解决了该辖区内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大溪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和重庆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陈庆伟教授在大溪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重庆市首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受到重庆报业集团华龙网报道.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好评。

  2014年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基地指导建设10家全科住培协同基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医院,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南川区人民医院,丰都县人民医院,奉节县人民医院和秀山县人民医院)。在学科与基地建设,人员培养和学术交流上进行指导,督促和定期检查。

  四、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针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滞后、临床工作中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实践应用能力欠缺等问题。2015年始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年制和5+3年学生中开展《全科医学概论》必修大课教学。2019年招收全科医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人、全科医学"反接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人。2020年招收全科医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6人、全科医学"反接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人和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名。 2017年和2018年本学科邓玮副教授分别获得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深化医学教育布局、发展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的探索》和重庆市教委重大课题《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战略研究》。经过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了培养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规律,创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全科医学人才创造能力评价体系,创新性的制定出《大学生创造能力改良测定表》,内容涵盖认知功能、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通过自评内容和互评内容评分,为全科医学生今后的职场规划及发展提供参考,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2020年再次获得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资助《医药高校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研究》。并参编了2020年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全科医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五、科研与继教引领学科发展

  主办重庆市首届全科医师高峰论坛暨2016年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科医学规范化教育培训班》。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迟春花教授等国内著名全科医学专家做精彩的学术报告,共培训学员1000余人。辐射主城区二、三级医疗中心和基层社区卫生院,覆盖涪陵区中心医院、黔江区中医院、彭水县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云阳县人民医院、秀山县人民医院及所辖乡镇卫生院70余所。

  2018年同时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两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论坛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西部地区心脏康复医学培训班》 及重庆市继教项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研讨学习班》。为探索如何为基层不断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提高全科医师培训质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全科医学等问题。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主办的《重庆市第二届全科医师高峰论坛》,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双庆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黄敏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二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大坪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上清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十余位专家分别就全科医生的培养、全科医疗思维、基层全科住培教学、基层接诊等话题展开讲座。本次大会参会人员约600余人,盛况空前,实现了对重庆市主城九区及各大区县的全覆盖!会议就全科住培工作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为参会同仁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和广泛的交流平台,对加强我市全科住培工作体系和培训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全科住培在重庆市乃至全国住培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本学科关于《三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论文发表在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05-3808.。为更好的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人才继续砥砺前行。

  为推动我市全科医学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社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防治水平,由重庆市医师协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住培基地承办的《重庆市第三届全科医师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教项目—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进展培训班于2020年10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宽仁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杜雪平教授莅临大会指导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授课专家还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吴红梅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海沁教授及重庆市内相关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就全科医学的临床问题、全科医生的培养、全科医学的发展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来自重庆市内30余家综合性医院及3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和60名全科医学研究生和全科住培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0年8月和12月,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管理办公室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承办"2020年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师资培训班"共二届。全科师资培训班持续一周,来自重庆市内55家综合性医院及部分社区医疗机构,共24个临床专业,约350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师资参加培训。培训班内容涵盖政策解读、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培养、全科教学查房规范要求与演示、教案设计、全科门诊带教、全科教学方法、全科伦理与法律问题、常见疾病全科处理策略、SOAP病历规范、基层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突出全科住培师资培养的全过程、全环节、全覆盖。主要围绕全科学员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全科师资带教水平,为学员们梳理思路、明确方向、开阔视野。各位专家都在全科住培带教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对相关内容的见解或高屋建瓴,或鞭辟入里,获得了学员们的高度赞同和认可,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科室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近五年内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编专著一部,参编专著2部。共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10余篇。

  联系方式:

  全科医学科江南院区门诊:门诊2楼A2区220-222诊室

  联系电话: 023-62887249

  全科医学科江南院区住院部:内科楼住院部11楼B区

  联系电话:医生办公室023-62887714;护士站 023-62887713

  全科医学科渝中院区门诊: 外科楼二楼218诊室

百度健康